以法治手段助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从重庆发展历程中汲取创新文化力量建设新重庆要大力弘扬重庆人文精神牢牢掌握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推进教育数字化助力新重庆建设
第010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以法治手段助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从重庆发展历程中汲取创新文化力量
建设新重庆要大力弘扬重庆人文精神
牢牢掌握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
推进教育数字化助力新重庆建设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3 月 2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笔谈

从重庆发展历程中汲取创新文化力量

明炬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创新文化是滋养创新精神、强化创新动力、激发创新活力的根基和土壤。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重庆科技人员在长期科学实践活动中,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重庆历史、重庆文化、重庆发展相融合,逐渐形成了重庆特色的创新文化。

  大力弘扬矢志报国、胸怀天下的精神。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抗战前,重庆虽偏于西南一隅,仍能以“佑启乡邦,振导社会”为理念成立重庆大学,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研究学术、造就人才。抗战期间,在“五四运动”倡导的爱国、民主与科学精神鼓舞下,上千名科技人员心系祖国和人民云集重庆,其中包括马寅初、李四光、何鲁、冯简、黄汲清、潘菽等不少大师级的著名学者。在内忧外患、战火纷飞的动荡岁月,“民族要生存,生存要生产,生产要机械,机械要科学”鞭策着科技人员,以重庆为中心,应用科学快速发展,仅工业界的大小发明就有500余件,并陆续组织成立了自然科学座谈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等许多科技社团。战时的重庆呈现出一派科技文化繁荣的景象,成为大后方“最大科学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要进一步弘扬矢志报国、胸怀天下的爱国精神,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树立家国情怀,在科技创新这个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上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

  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攻坚克难的精神。自强不息是山的品质,重庆是一座山城,自有一种山的品格。新中国成立之初,科技基础极为薄弱,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重庆科技人员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研制出了新中国第一根钢轨、第一辆吉普车“长江牌46型”、第一台工业试生产型立式连铸机“双流立式连铸机”等,支撑重庆钢铁、冶金、制造等工业快速发展。特别是三线建设时期,众多三线人背井离乡,献出生命,在重庆建起了以“816”地下核工程为代表的常规兵器、电子、船舶等工业及科研基地,国防工业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技术力量和设备水平均达到国内一流。聚集和培养了以李四光、赵九章、袁隆平等著名科学家在内的一批科技人才,推动重庆科技事业进入崭新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要进一步弘扬攻坚克难、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以坚忍不拔的定力砥砺前行,面对矛盾困难勇于担当、敢闯敢拼,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朝着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奋勇前进。

  大力弘扬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创新需要敢闯敢试的气魄,需要久久为功的坚持。改革开放后,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指引下,迎着科学的春天,重庆实施“科技兴渝”战略,树立大科技、大开放、大人才的观念,积极营造敢为人先的宽松环境。科教资源不足,就下真功夫发挥在渝高等院校及大院大所的科研能力;产业基础薄弱,就花大力气培育长安、西铝等龙头企业;关键技术被“卡脖子”,就超前谋划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一批新兴产业……正是凭借一次次大胆试、大胆闯,重庆化挑战为机遇,为我国创下许多“世界之最”的重大工程作出积极贡献。牢牢把握“军转民”和“军民结合”的战略机遇,以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为核心,构建起一个集军民人才、研发平台和成果于一体的创新体系,形成了以汽车制造、电子产品、装备制造为代表的优势产业集群,国防科技产业产值成为重庆市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对国防战备建设发挥了战略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作为企业发展和市场制胜的关键,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要保持锐意进取的朝气、敢为人先的勇气,才能不断蹚出新路子、创造新奇迹,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重庆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大力弘扬开放包容、汇聚英才的精神。开放带来进步,包容孕育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聚焦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大力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创新合作,大力增强川渝协同创新,逐渐形成了一种开放型的创新文化心态,同时也促进了“包容”品格的形成。引进国内外知名创新机构100余家,新增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应用数学中心、金凤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科技研发平台,加强技术研发与合作,不断攻克高精尖难题,形成能随时掌握主动权的技术优势,并把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效益优势,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深空探测、卫星互联网等领域开辟了未来科技新赛道。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统筹实施“重庆英才计划”,不断优化“近者悦、远者来”人才生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科研人员由2012年的7.2万人增至2022年20.2万人。科技创新的全球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2019年重庆首次进入全球创新集群百强,2022年上升至全球第49位。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要大力弘扬开放包容、汇聚英才的精神,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持续营造“近悦远来”创新生态,在开放中成长,在合作中共赢。

  (作者系重庆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