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渝北法治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海宇物业 着力构建和谐美好的步行街生态体系
第007版:政法
上一版 下一版 
推动渝北法治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
海宇物业 着力构建和谐美好的步行街生态体系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3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项目)系列访谈
以创带建 以创促建
推动渝北法治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

  调研数据赋能汽车产业,服务企业发展,解决企业困难。

  渝北区仙桃街道与辖区中小学、义务律师团队携手常态化开展“送法进校园”“法治公园行”活动,丰富孩子们法律知识,开阔法治视野。

  近年来,渝北区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以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为目标,依法治区步履铿锵,民主法治不断增强,执法方式日趋规范,司法彰显权威公正,法治精神渐入人心,学法用法守法蔚然成风,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

  2022年11月,重庆市渝北区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渝北区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是怎样炼成的?就此,本报专访了渝北区区长廖红军。

  重庆日报:2022年11月,中央依法治国办发布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渝北区荣获“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称号。在您看来,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的关键是哪些方面?

  廖红军:近年来,渝北区积极参与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创建,通过以创带建、以创促建,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稳步提升,成功创建的关键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坚持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全力推动依法执政。一是始终紧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引导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宪法法律法规,带头参加法治理论考试、法院旁听庭审活动,带头开展专项述法、抓示范创建,营造了尊学守用的良好氛围;二是健全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建立“1+X”重大行政决策制度体系,框定5大类16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细化明确法定程序和执行标准,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政府工作始终;三是坚持重大决策事项“三重”审查、“四议”而定,实行议题单位法律顾问、区政府法律顾问、区司法局“三重”合法性审查,经区政府常务会、区人大主任会、区政协主席会、区委常委会“四重”集体审议,确保重大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连续多年无一件行政决策被上级机关纠错。

  另一方面,紧抓创建中的短板弱项,积极抓好优化整改。一是针对法律顾问覆盖不全、水平不高、管理不力等难题,建立法律顾问“五统一”管理机制,坚持统一选聘、统一管理、统一职责、统一报酬、统一考核,在全国率先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构建区、镇街、村居“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5年来,全区法律顾问口头咨询及参会8500多次、出具书面意见近1.6万余份,代理案件1850余件;二是针对行政执法监督效能不高、监督力量薄弱等工作堵点,创新建立行政执法“闭环监督”机制,事前强化“四类”培训,创新开发行政执法人员网络培训考试系统,确保全区执法人员培训全覆盖;事中落实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社会评议制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执法监督;事后建立第三方案卷评查、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机制,由上而下、由外到内双向倒逼行政执法问题整改到位。

  重庆日报:近年来,渝北法治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也在不断优化,经济总量连续16年位居全市首位。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法治建设是如何护航经济发展的?

  廖红军: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既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其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长期以来,渝北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法治环境,真心实意为市场主体服务,助推全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做好便民利企“减法”。一是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布行政许可事项297项、“零材料办理”事项429项、区级、镇街行政权力及公共服务事项5655项,大力推进“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发布“零跑动”事项1158项、“最多跑一次”事项253项,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时限压缩率达到81.8%;二是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企业开办实现“一网通一窗办”,常态化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2022年,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7万户,增量居全市第一。

  另一方面,做好法治护航“加法”。一是成立全国首家覆盖自贸区全域的专门化法院——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设立临空政策法律服务国际中心,为外来企业“走进来”和本地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组建民营企业法律顾问服务团,建成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助推民营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二是创新推出“签约即供地”“交地即交证”“拿证即开工”等20条举措,实现政务大厅“周末不打烊”和专员代办服务,开通“惠企通”平台,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米”。开展区领导联系帮扶民营企业行动,着力打造“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在全市率先出台《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办法》等5项工作机制,积极服务企业法治需求,依法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合理引导市场预期,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重庆日报: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提出了未来5年重庆的目标任务,描绘了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美好蓝图。站在新的起点上,渝北法治建设构想具体是怎样的?

  廖红军: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提出推动全市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走在西部前列的宏伟蓝图。渝北作为全市重要的板块,将全面落实全会部署,持续巩固创建成果,着力打造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升级版,重点要在以下4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围绕顶层设计,构筑示范“创新图”,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指标在渝北持续创新;二是围绕尊学守用,弘扬法治“风向标”,推动法治渝北、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使法治成为全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三是围绕法律服务,继续答好“民心题”,让法律服务成为公共服务重要组成,让市场主体和市民的获得感持续提升;四是围绕经济发展,锻造优良的“法环境”,尤其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让法治成为重要保障,努力把渝北打造成安全稳定、公平主义、法治环境好的模范城市。

  链接>>>

  渝北:建设法治政府为高质量发展护航

  近年来,渝北区统筹推进法治渝北、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努力用法治为渝北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取得了很多示范创建成果:

  一是构建“双群”规则体系,创立“三审四议”制度,构建了一套系统可操作、全面可把控、集约可持续的重大行政决策制度运行模式,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二是推行自贸试验区“一本报告管全域”改革试点,创新推出“签约即供地”“交地即交证”“拿证即开工”等20条举措,打造“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

  三是建立法律顾问“五统一”管理制度,以“五坚持”为抓手,击破工作“痛点”,实现全区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

  四是创新建立行政执法“闭环监督”机制,由上而下、由外到内、以点带面完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机制。

  五是设立“重庆临空政策法律服务国际中心”,建立“一中心五联盟”,优化境内外投资和贸易政策法律服务。

  六是创新开放式普法测评,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普及率测评,普及率达96.7%。

  七是建立乡村自治清单、协助清单、负面清单、证明清单“四张清单”制度,有效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末梢神经”,助推基层减负增效。

  图片由渝北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