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春节,电影《流浪地球2》票房口碑大爆,成为中国科幻电影中里程碑式的作品。关于地球、月球和太阳系,以及人类将要前往的星辰大海,电影通过视听内容的传达,塑造了一个非常具有真实感的未来宇宙,令人振奋。
在众多科幻作品中,关于宇宙的想象无疑是类型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的一种,立足于地球之上的人类,对无限辽阔的宇宙充满了向往。这应当是人类好奇心所决定的,因此从古至今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也从未停止。《通俗天文学》就是一本将人类近代以来对宇宙探索成果进行系统化梳理和总结的图书。这本书最早出版于1902年,诞生已经一百多年了,作者西蒙·纽康教授1835年生于加拿大,后来在美国从事天文研究和观测工作,并且创建了美国天文协会。
要列举近代的科普经典著作,这本书肯定会榜上有名,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金克木先生早在1936年就将它译介进了中国。时至今日,它在国内外依然不断再版。
为什么一百多年前的科普图书在今天还拥有这么旺盛的生命力呢?
我认为,一门学科入门级的读物必然有两个要素:第一,内容成系统,第二,语言平实、易懂。《通俗天文学》将这两个方面都把握得很好。在框架上,总体讲解天体的运行之后,作者阐述了人类如何通过望远镜来观测宇宙星体(作者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从事望远镜制造和对行星的观测工作),在这之后,才开始分别讲解太阳、地球和月亮,进而到其他行星、彗星、流星、恒星,最后延伸到银河系与河外星系。这是一个适当又带着个人特质的讲解方式,清晰、简单,在阅读后有利于建立起一个比较成系统的概念。
对于这些知识点的呈现,作者拿捏得恰当,特别是语言表达这一点需要重点说说。
很多科普图书为什么不能被读者认可,其实是叙述的语言出了问题。作为向读者传达科学内容的著作,需要在知识表述的准确和读者的理解难度降低这两个层面上达到一种平衡。很多科普作者在表达的时候,往往构筑起“壁垒”,有种说法叫“知识的诅咒”。因为作者太过于了解自己要讲的知识领域,很自然地用专业化的语言来讲述,并且视为理所当然,但其实作为门外汉的读者们是无法理解的。专有名词和术语化的表达拉高了阅读难度,降低了阅读的兴趣,用现在流行语来说,就是“劝退”。
《通俗天文学》的语言没有这样的问题。作者尽可能地用大多数人都能够看懂的平实的叙述来传递天文学知识。比如从第一篇开始,用沉浸式的描述如导游讲解一般带领读者去想象一个具体的宇宙场景。这是一种体贴的办法,让读者们能很容易迈过第一道门槛。
任何的经典作品,都必须经过时间的洗礼。比如乔治·伽莫夫的《从一到无穷大》在1961年出版,《物理世界奇遇记》于1978年出版,而《通俗天文学》则更加“古老”。阅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很多知识在这百年间,已经被更新或者修正了。比如最突出的就是“冥王星”的户口问题。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还没有发现冥王星,所以第四编的《行星及其卫星》中压根儿没写冥王星。可作为现在的读者,我们经历了小时候太阳系有九大行星,2006年冥王星又被降级为矮行星这个过程,从而理解了天文研究的动态发展。
这种知识的缺失和滞后在经典科普作品中多多少少会存在,那为什么我们还提倡读读这些“过时”的科普作品呢?
首先,经典作品的基础知识没有错,知识架构也没有错。《通俗天文学》全书大部分的天文学知识建构是现代科学的成果,也是最基础的。这些部分占据了书的主体,而更新和发展的部分,会在不断再版过程中被出版方增补、加工。阅读完整本书,把握基本的天文学概念是非常有益处的,只要尽量去阅读更新过的好版本,不会有什么问题。其次,去了解人类探索的过程,知道知识的内在支撑。作者作为一名科学家,通过天文望远镜进行过很多观测活动,他在写望远镜这个章节的内容,实际上也是在写人类如何进行天文观测。读者阅读这些内容,看到的是人类在历史中怎么样一步步地认知宇宙,实际上也是在体验科学的发展。同时,作者也尽可能地将许多天文学知识进行讲解,但要讲清楚某个知识点,就需要先讲清楚与其相关的前提知识,这就是涉及到讲解的逻辑。经典作品必然在这个方面有着过人之处,才能将一个知识讲清楚、说明白。
当人类进入太空时代,那个时候我们对于宇宙的认识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这种想象就会催生无数绚丽的故事。我们打开图书,从接近地面的台阶往上走,走得足够远,就可以去触摸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