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欣赏幽默的人。幽默,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是生命体验的格调。
原万县地区行署常务副专员张光政,就是一个喜欢幽默、善于幽默的人。他的许多精言妙语,至今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光政同志是一个地地道道从农民成长起来的干部。他生在忠县,长在忠县。他的幽默不是插科打诨、哗众取宠,而是如同地里长出的庄稼,该扬花时扬花,该抽穗时抽穗,该结实时结实,总有一股淡淡的泥土的芳香。至今想来,都让人回味悠长,受益匪浅。
当时,万县地区还归四川管辖。因我在地区财贸办公室工作,光政同志时任常务副专员,我们的工作恰归在他的领导之下。因此,便多了一些接触,也对他多了一些了解。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我们随张专员到梁平县(今梁平区)调研。这也是我第一次随他下乡。
车到梁平,连坐都没坐,一行人便接二连三地走了三四家企业。在啤酒厂调研时,当听到县上反映,因万县市味精厂刚上了一条啤酒生产线,地区有关部门不太同意梁平啤酒厂扩大生产规模时,光政同志当即表态: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各有各的搞头。你们既别指望限制万县市上啤酒生产线,万县市也不要想限制你们提高生产规模。有竞争,才会有活力!
在粮食公司和农资公司调研时,企业负责人都不约而同地反映,粮食和农资原来都是专营的,现在一放开后,企业生存十分困难。
光政同志听后莞尔一笑,说道,现在的问题不是要限制放开,而是你们要研究如何适应放开的新形势。我敢说,今后,除了特殊商品,肯定不会再有“专营”这一说。你们也要调整思路,跳出“专”字天地宽。除了主业以外,也可以多业并举,全面出击。正如我们农村经常说的,你有七算,我有八算。你有长箩脚,我有翘扁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叫适应形势,以变应变。
张专员的一席话,像窗外刮进了一缕春风,让一个个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绽放成了一朵朵盛开的鲜花。
不经意间,就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县上领导小心翼翼地问,中午吃点啥?
有人提议到某某酒楼用餐。“不去,不去。”光政同志立即给顶了回去。“你们也是太客气了,下乡调研又不是为了进馆子、打牙祭,就让企业随便安排一下,弯刀将就瓢切菜,有啥子吃啥子。”
张专员说这话时没有笑,可随行的人都笑了——冲着他那一口地道的忠县话。特别是,他老是把“你”说成“仰”;把“吃饭”说成“其饭”;把“现在”说成“信在”;把“天黑了”说成“天蛤了”……而我,则记住了“弯刀将就瓢切菜”。至今,也成了我的口头禅。
熟悉光政同志的人都知道,他心地善良,为人实在,讲话办事没有弯弯拐拐,从来是当面锣,对面鼓,直来直去。
有一次,财贸口召开归口部门负责人会议,主要分析当年全区财贸经济形势,研讨扭亏增盈的措施。汇报中,有位领导开口便编了些“一二三四”之类的顺口溜,而且迟迟进不了主题。张专员皱了皱眉,轻轻地敲了敲桌子,语气严肃地说道:不说了,不说了。你这样讲下去,就像农村人说的:棉袄翻起穿——害得虱(蛇)子走沿(院)路。
同我一样,刚开始可能都没人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直到想清楚了,不由得都会心一笑。同时,也对光政同志的直率、磊落,发自内心地感到钦佩。
接着,光政同志还对在场的领导干部讲了许多掏心掏肺的话。他说,我们在座的,都是鸡公脑壳上的一坨肉——大小是个官。我们的全部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我们不光要对得起组织的培养、人民的信赖,也要对得起国家每月给我们发的那一沓票子。依我看,当领导也莫得好大个巧,一是要学,二是要干,三是要密切联系群众。可我们有的干部呢,总强调工作忙,看报纸看标题,看文件看封皮,中央文件锁抽屉。讲个话,发个言,要么念稿子,“口号年年喊,只要不落款。”要么就像孙悟空翻跟斗——落不到地。像这样,啷个能把工作搞好?群众对我们啷个会莫得意见?
还有一件让我感慨尤深的事。
那天,我们随光政同志到一家财贸企业调研。这家企业是一个国家二级企业,在省内外都有一些名气。可近年来,领导班子一直不够团结,一把手有些独断专行,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在倾听了各方面的意见后,光政同志讲了许多推心置腹的话,令企业所有在场领导无不心悦诚服。
末了,他还特地把该企业一把手叫到一边,将三比四地说道:你这个人抓经营管理不错,值得表扬。但是,作为企业的当家人,一定要学会团结人,注重发挥集体的力量,过去我在县上工作时,经常跑农村。有回,有个乡镇的一把手给我谈了他的工作体会,让我至今难忘。他说,一个班子,就像两口子睡瞌睡,铺盖一定要打伙盖。如果你一个人就把铺盖裹完了,别个还盖个啥?又哪来工作的积极性?用现在的话说,就叫众人划桨开大船嘛!
还没等光政同志把话说完,这位一把手便像鸡啄米似地直点头:张专员,我懂了,我懂了。请您放心,一定按您的指示办。
目睹此情此景,我不由得在心里想,什么叫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做思想政治工作?光政同志不就是活生生的榜样么?
打铁还须本身硬。光政同志多年从事领导工作,深知老百姓对党和国家以及领导干部的期望。因此,他从来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凡是同他在一起工作过的同志,无不赞扬和钦佩他的清正廉洁。
大约是1992年吧。当时,全国刚推行银行卡,某银行万县分行请光政同志去视察。汇报快结束时,该行行长特地站了起来,郑重其事地说道:专员,有件事特别需要向您和在座的领导汇报一下。我行刚发行了一种卡。为了扩大宣传,也为了请领导们支持银行这个新生事物的发展,我们给到会的领导每人都准备了一张,里面存了100块钱,便于大家实际操作……
这位行长话还没有说完,光政同志便倏地站了起来,满脸严肃地说道,不行,绝对不行!我一直都在说,领导干部对身外之财,一定要像往鸭子背上泼水——滴水不沾!100块钱是不多,可你100块,他100块,加在一起不就多了?一些领导干部在经济上栽跟斗,哪个不是从一百块、一千块、一万块开始的?这就像过去农村人长疔疮,都是从一个小眼眼烂起的,结果越烂越大。到头来,连脚杆都锯了……所以,我郑重给你说,必须收回去!
我在光政同志手下工作没几年,他便退休了。而今,他已去世多年。可是,每当想起张专员挺拔魁梧的身影,想起他一串串妙语连珠、朴实无华的话语,我心里总是充满了浓浓的敬意和难以忘怀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