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重庆火锅底料、广西螺蛳粉、云南过桥米线、兰州拉面等越来越多“土特产”走俏市场,成为走亲访友的“香饽饽”和“大礼包”。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可见,蕴含着浓浓乡情的“土特产”,既寄托着乡村产业振兴的希望,也成为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不少“土特产”被培育成为地方支柱产业,孕育了人们耳熟能详的特色品牌。比如,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平江酱干”年产值约20亿元,重庆遍地开花的“重庆小面”每年创造产值现已超400亿元,福建省三明市的“沙县小吃”门店达8.8万家、年营业额超过500亿元……据统计,到2021年底,全国特色产业一产总产值达9.7万亿元。这些“土特产”看似寻常,却是大文章,正成为一种最硬核的消费新势力,蕴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
但我国很多地方的“土特产”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一些地方对农特产品重视不够、创意花样不多、土味风不足,农特产业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品种、品质、品牌水平都还比较低;同时进入到消费场景的“土特产”,基本上是本色销售,市场营销手段匮乏,导致“土特产”市场屡屡传出滞销的声音。比如,在山高谷深、交通不便的地方,“好果养在深山无人识,果农愁得想砍树”;有些地方,缺乏品牌意识和市场观念,土蜂蜜、土鸡蛋、老腊肉等大面积滞销,“土特产”销售一筹莫展……再加之受疫情、外部冲击等超预期因素影响,我国实体零售行业增长乏力,给消费市场带来了较大程度的冲击,消费者消费欲望不足,消费需求收缩,“土特产”市场销售也受到阻碍。
如何放大优势、补齐短板,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成为当前做好“土特产”文章的关键。今天的“土特产”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土特产”,主要包括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食品、特色手工等产品,对于刺激消费、复苏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盘活“土特产”优势资源,打造“土特产”金字招牌,延伸“土特产”富民链条,让更多的“土特产”出山出村成为“抢手货”、上网上市变成“摇钱树”。
做好“土特产”文章,就要走“专精特新”路。要凸显“专”,实现专业化、产业化,建成产业、形成集群,大力培养乡村“土专家”,引入专业公司提供产购销一条龙服务,助力特色产业从“小而散”向“大而强”转变,把地方“土特产”做成增收大产业。要力求“精”,做到精致化,下足“绣花功夫”,从品质提升到品牌打造,从产品包装到市场营销,从文化传承到科技赋能,都要为土特产进行“梳妆打扮”,使其既有“颜值”,也有“气质”。要突出“特”,立足特色化,因地制宜、找准特色,充分依托和挖掘当地资源禀赋,放大自身特色优势,把特色打造成亮点、优势转化为胜势。要追求“新”,打造新颖化,以创造性思维引领变革性实践,不断创新品牌策略和营销形式,把传统文化、地方习俗等融入“土特产”之中,赋予“土特产”更多故事、文化、乡愁等新内涵,赋能“土特产”增添新魅力。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土特产”既要“小而尖”也要“小而专”,只有做到“专精特新”,才能把小品种发展成大产业。走好“专精特新”路,使“土特产”土味十足、特色十足,就能唤起乡愁,让“土特产”引燃消费市场,成为各地提振消费、回暖市场的“爆款”,进而让亿万种“土特产”涓涓细流汇聚成乡村产业振兴的澎湃洪流。(作者系本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