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品《络绳窃曲纹铜壶》。 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
呈腾飞之势的神兽、闪耀金光的金鐏、犀牛形状的屏风座……2月15日,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战国·中山国”展览在三峡博物馆开展,将免费展出至5月7日。展览选取了战国中山国遗址出土的106组192件文物,讲述战国中山国从立国到灭国几经沉浮的故事。
中山国(公元前414年—前296年)被称为仅次于“战国七雄”的“战国第八雄”。这个国家有着怎样的神秘之处?在14日举行的探馆活动中,记者进行了打探。
中山国位于今河北省中南部,据《战国策》记载,战国时代有“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本次展览策展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王麒越介绍,千乘之国中的中山国是唯一由北方草原民族白狄族鲜虞部建立的国家。战国乱世,中山国与燕、赵、魏、齐诸强抗衡,几经沉浮。公元前296年,亡于赵国。
古代史书中关于中山国的记载非常简略零散,其文物、遗迹又长期湮没于地下,所以两千多年来中山国成为鲜为人知的“神秘王国”。直到1935年“守丘刻石”的发现,中山国扑朔迷离的身世才始露端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山王陵和灵寿古城的发现与发掘,则一步步揭开了中山国神秘的面纱,并在考古界引起了轰动。
作为一个草原民族,中山国遗址出土器物也诉说着这个民族的独特之处。在展厅中心位置,两组11件“山字形青铜器”模型整齐排列,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山国崇拜山神。”王麒越带领记者走到展柜前,指着一组文物说,这组名为“陶人俑拜山”的文物就直观展示了中山国这一独特的风俗。
中山王族墓中还出土了13件小玉人,为随葬人俑,有妇女、儿童的形象。本次展览展出了部分小玉人。它们非常小巧,但可以看出牛角形发髻、花格纹等特征。“这是战国时期鲜虞人特有的发型和服饰,为研究战国时期少数民族服饰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王麒越说。
中山国虽然长期被当时的中原诸国视为戎狄,但却一直表现出融入中原文明的强烈渴望。据介绍,中原王权思想及礼乐制度都深刻影响着中山国贵族的生活方式,其生活之奢靡,所用物品之精美可从出土的大量随葬品中窥得一二。九鼎、铜编钟、石编磬更是反映出中山国对钟鸣鼎食——中原礼制的学习、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