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旅游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然而,市场收缩的同时,也在积蓄反弹的动力,近期各地旅游业的亮眼表现便验证了这一点。
春节假日期间,重庆1949大剧院日均接待游客逾5000人,多个场次一票难求。这一火热的消费场景,折射着重庆旅游市场的“满血复活”。事实上,不仅重庆,整个国内旅游市场都在春节期间展示了兔跃般的活力,为全年经济建设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旅游市场复苏,更需加倍呵护。接下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让旅游市场更加“风力强劲”。
全力帮扶,增强市场信心。扶持政策够不够,营商环境好不好,影响着旅游市场主体的活力和信心。需要看到,疫情的影响还未结束,要促进旅游业恢复提振,特别是帮助一些中小型旅游企业渡过难关,离不开政策帮扶。可以通过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手段为市场主体鼓劲提气,发挥好政策风向标作用,助推旅游市场消费回暖。
优化市场,让消费者放心。消费者选择“旅”向何处时,当地旅游服务水准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所以,在可预见的市场增长到来前,各地要“打有准备的仗”。有关部门要监督餐饮、酒店等是否有“宰客”等行为,保障好消费者权益;要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如规划更多临时停车点位、保障文创纪念品质量等;还要精准预判市场需求,城乡共同发力,依据各自特点打造特色品牌,给予游客更多元、更特别的消费体验。从各方面优化旅游供给,才能让消费者放心地来,悠闲地游。
多措并举,让消费者动心。在扩大内需战略利好下,各地要抓住节假日等消费热点时段促进旅游消费,多措并举提升目的地吸引力。可以出台景区门票打折减免、发放文旅消费券等优惠措施,提升当地旅游的性价比,吸引周边乃至全国的游客;还可以推出更多消费新场景,线上线下强化宣传以吸引消费者,吸引心怀远方的年轻人来此一游,让旅游市场消费东风扬起,强风更盛。
(作者系重庆财经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