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本报《“消失”的麻风村》见报后引起社会热烈反响,读者纷纷留言,点赞几代麻防工作者的无私付出,不少读者还分享了自己了解的麻防工作者逆行故事。
吴女士在万州出生、长大,如今在成都工作。在看到本报报道后,她第一时间将新闻链接转发给自己的父亲。其父一阵感慨后,向她讲述了自己的防麻故事。原来,吴女士的父亲吴亚伟1982—1993年在万县防疫站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母亲怀孕七八个月时,还带着腹中的她,和父亲一起上过鱼背山。
当时,万县防疫站负责鱼背山麻风村的业务指导,吴亚伟经常往返鱼背山,练就了一身长距离走山路的本领。上山下山都要渡过驷步河,平时还好,遇到涨洪水时,渡船也不能通过,外面的人进不来,山上的人也出不去。20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化疗法在当地推广后,麻风病治愈率大大提高,麻风病不再是不可治的绝症,新发病人不再上山集中治疗,而是居家治疗。吴亚伟和同事们每个月都要上门指导居家病人服药,对每一例麻风病人都要监测复查5至10年。在病人较多的时期,他们一年中大半年都在下乡,当时万县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最让吴亚伟欣慰的是,当时,防疫站的医生通过每年对重点区域进行定期体检发现了不少早期麻风病患者,通过早发现、早治疗,这些病人不但康复,畸残率也得到有效控制,没有留下后遗症。
今天,麻风病已极为鲜见,正是因为几代麻防工作者在默默无闻地付出,但以前的麻防工作者也曾和麻风病人一样遭受过歧视。当年,万县防疫站的工作人员乘轮船去外地工作时,因随身携带的桶上有“麻风防治”四个字,硬是没有被允许上船,只好改换交通工具,吴亚伟身边也有麻防工作者的家属上学、就业受到影响,但他们仍旧选择了逆行。
网友“风雨”20世纪80年代初在与鱼背山麻风村一河之隔的大滩口水文站工作,本报的报道勾起了他的回忆。20世纪80年代初,大滩口水文站是麻风院的医生们上街购买生活用品的必经之地,医生们和“风雨”熟悉后,路过时也会去水文站喝口水、歇歇脚,水文站工作人员也会和周边村民一起上山去看场电影。“风雨”留言说:“水文站和麻风村都在远离人群之地,我特别能体会医生们的不易,去最近的场镇要走至少十五里山路,照明主要靠煤油灯。鱼背山的医生长期扎根山区,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的麻防事业,他们值得被看见!”
“没想到几十年前,就已经有这样一群医务人员在默默守护人们的健康。”网友“2051”是一名00后高中生,通过本报报道了解麻风病防治工作的不易后,深受感动。他在重庆日报微信公众号上留言说:“麻风村现在虽然已经消失了,但那些奉献者,不应被人们忘却,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