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重庆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实物量”用数字化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快促进重庆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第012版:思想周刊·智库
上一版   
把重庆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实物量”
用数字化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加快促进重庆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2 月 1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决策建议

用数字化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王丽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经济的崛起与繁荣,赋予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和“新动能、新优势”,特别是对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够带来强大的推动力量。重庆是国家重要老工业基地,制造业是其发展的基础和优势。要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好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就必须牢牢抓住制造业这一实体经济的主体,积极向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新型制造方向升级。

  近日召开的我市经济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加速拥抱数字化,通过数字化加速政府部门间的整体协同,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当前,重庆制造业正处在跨越新关口、培育新优势、迈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促进重庆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真正找准增加我市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路径。我市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进程中主要面临几个问题:一是随着分工水平提高,产业链组织形态日趋复杂,处于传统产业链下游的制造业企业交易成本不断攀升;二是劳动力优势的丧失与资本市场风险溢价水平的提升,导致传统制造业的资源错配严重;三是产品竞争能力不足,制造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状态,创新能力有待提升。鉴于此,要以数字经济为切入点,通过两种方式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一方面是以生产要素的配置优化重构制造业产业链,另一方面是以提高技术效率实现产业链跨越式发展。具体的实现方式如下:

  让数字化信息成为产业链的流通媒介,助推生产要素机制变革。通过数字技术改善制造业产业链信息的生产、交换,以及要素流动运转效率,从而解决制造业交易成本不断攀升的问题。一是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制造业企业的价值创造与分配,提高制造业产业链的运转效率。二是对数字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打破制造业产业链数据流通障碍,实现企业数据资产的配置优化。因此,基于优化生产要素配置,需要加强制造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创新功能的发挥及制造业企业、产业链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对产业链进行全面数字化转型,推动资源配置机制变革。将数字技术逐步引入制造业生产、供应、服务、创新等各个环节,实现信息传递数字化、业务运营数字化,进而形成产业链资源整合数字化转型,实现全面数字化,从而解决制造业的资源错配问题。一是拓展制造业发展空间,改变组织结构形态,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和优化,以重构产业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二是在采购、生产、物流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制造环节的经济附加值。而工业互联网能够连接产业链全过程,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拓展产业链空间,推动制造业产业发展向高端迈进。因此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以供给侧的大型制造企业与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主要转型突破口,强化工业基础设施和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推进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在装备制造中的集成与融合。

  以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进行全面变革,推动创新模式机制变革。通过核心资源、价值创造以及创新模式的转变,实现价值链中的突破式创新,从而解决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是借助变革制造模式,实现生产方式“柔性化”。通过将数字信息技术引入生产制造,通过模块化生产与社会协同,拓展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营边界,解决产品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二是利用智能制造助推产业价值链升级。以智能制造破解产业链各环节的创新瓶颈,摆脱制造业产业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困境。三是转变创新方式,提升创新效率。充分发挥数字互联技术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使得企业转向开放式创新模式,缩短创新周期、降低创新成本、改变创新流程,从而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