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书法全集》展苏门传世大作独立的思考・批判的精神血脉里的召唤冬季健康保健指南
第008版:共赏百本好书
上一版 下一版 
《苏轼书法全集》展苏门传世大作
独立的思考・批判的精神
血脉里的召唤
冬季健康保健指南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2 月 0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血脉里的召唤

刘怀宇

  由重庆出版集团出版的长篇小说《远道苍苍》,是一幅横跨两个世纪、囊括中美两地的恢宏历史画卷。小说分上下两卷,共计36个章节,由当代移民美国的台山人刘子毅、刘怀宇父女接力创作。故事的主角,是百年前闯荡美国、造福桑梓的台山人陈宜禧(1844-1929),一位被孙中山誉为“伟人”的台山历史文化名人。

  ——编者

  最早听说陈宜禧和新宁铁路是我在北大大二结束的暑假,第一次跟父亲去台山,第一次回老家。父亲在广州出生。日本人占领广州后,在广州行医的祖父把诊所迁至台山,全家老小回乡躲避战乱。父亲对台山的情感,渗透他那些有关家乡人情风物的散文,从解饥救渴的藤酸果,到为乡亲避日挡风的山间凉亭。乡下留给父亲的记忆无疑是美好的:质朴的童年玩伴,慈爱的长辈乡邻,青翠的山野、悠然的牛群……战争、土匪和饥馑或许逡巡在童年梦幻的边缘,但始终不能入侵。

  对那次走访我印象模糊,只笼统地记得满眼的绿。好像我们带的胶卷有点过期,色调分配不匀,拍出来的照片都偏绿,池塘绿、水库绿,碉楼也别有风味地绿着,衣裙都染绿了,笑容由衷地青翠。回头看这些照片,更觉得是乡村的绿浸染了我们的镜头。随后的20多年里,父亲移民、打工,到退休带孙女,生活翻大波起小浪,他却一直没中断对新宁铁路历史的调研和撰写。无论我在美国爱荷华大学还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念书,他来看我,便总会让我带他去学校图书馆查找相关史料。让我陪着度假,首选是西雅图,因为陈老前辈曾在那里生活过。每次回国,有机会便去台山各地走访,到档案馆查询资料。那是信息网络兴起之前,调研实打实,拂去上百年的浮尘,指下触摸的都是有质感的岁月留痕。

  父亲来洛杉矶治疗期间,还坚持写了一章。那却是他最后的坚持了。六年里与癌症的两次搏斗耗尽了他的精力与灵感。也是在那段时间,他开始劝说我帮他写这个题材。虽然多年耳濡目染,但我当时对这个题材的了解笼统而表层:清末华侨自筹资金回国修铁路,宏大、陌生,遥不可及。我劝说父亲努力康复,也期望他能逐渐好起来,完成他后半生的心愿。医生们都说,写作有疗愈的功效啊。

  父亲走得急促,令人措手不及。之后,我发心要接着父亲的遗愿写下去,有了意愿,一步步走下去,尽心尽力,有时候就成了。

  父亲留下的史料、手稿几乎全部是关于陈宜禧60岁后回台山创办新宁铁路的25年。史料称陈老前辈大概于1861年、才17岁就漂洋过海闯金山了。那么从他到美国后,到回国修铁路之间40多年里,除了1886年在西雅图排华暴乱中为保护华人挺身而出这段史实外,他还经历了什么?他如何在当时种族歧视极其严重的环境中,从一位乡村少年长成让西雅图创市先父们信服的华人企业家?

  父亲收集的史料中留下的这段空白让我很好奇。感谢互联网时代,经过一番搜索研读,虽然踪迹寥寥,我还是发现了一些线索,比如华盛顿大学图书馆收藏的英文信件和账本。第一次动用美国庞大的图书馆联网系统,通过比华利山市的图书馆从西雅图借调这套收藏,先前并不知道行不行得通,心里一直忐忑。

  大约两周后,帮我借资料的图书馆负责人Yael终于打来电话,说资料到了,因年久老化,实物已经不能碰触,全部拍成了微型幻灯片。在图书馆的幻灯机上,翻动一张张泛黄的幻灯片,仿佛是透过岁月的云雾,一段段辨认着那些朦胧的黑墨花体字。而同时,横隔在我和陈老前辈之间一百年多年的时光,在一分一秒地融化。那些曾经存在过的人与事,如墨迹般晕开,渗进我所在的时空。

  “陈宜禧为什么60岁离开西雅图的富商生活,回台山修铁路?”我曾请教台山市博物馆的蔡馆长。商业行为升华到爱乡爱国的高度,他答得简洁。

  爱国爱乡,在风雨飘摇的清末民初是怎样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他们响应着血脉里的召唤,被源源不断的创造力推动着,要突破所有个人的极限,甚至与个人紧紧相关的乡与国的极限。

  还记得一个惊喜的瞬间,发生在2018年8月走访西雅图的时候。在华盛顿大学图书馆里,伯克法官成箱的书信文件中,我翻阅到陈老前辈回台山后写给伯克法官的十几封信。他用流畅优美的英文,描述1909年斗山到公益通车后庆祝典礼的盛况,诉说对老朋友的思念,恳请老朋友协助筹建铜鼓商港……

  这的确就是我在寻访的那位热血奔涌、要突破一切极限的建设者陈宜禧啊。这样的印证,仿佛是冥冥中的注定。那个瞬间,仿佛头顶生风,我站起来想大喊一声,宽旷的特别收藏阅览室里只有我和图书管理员,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窗外绿树在盛夏的风中摇头晃脑。

  陈老前辈的英文水平比起他二三十年前在账本里记单词的时候,有了质的飞跃,声情并茂,遣词用句的儒雅精确,让英文专业出身的我也叹为观止。

  (本文系《远道苍苍》后记,有删改)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