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必须把“第一资源”转化为“第一动力”。近年来,我市聚焦科技工作者急难愁盼问题和制约创新创造的关键堵点,竭力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创新生态,激活科技创新活力。
11月18日,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第二次重庆市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结果,2019年,重庆市科技工作者总量为235.87万人。与2016年相比,增长近54万人,年均增长9.12%。按照该趋势预测,2022年重庆市科技工作者总量将达到290万人。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
让科研人员放开手脚搞成果转化
超长的油气管道如果发生漏油漏气情况,如何在第一时间获知?如何快速确定具体漏油漏气的点位?如何快速监测第三方施工或地形变化对油气管道造成的影响?重庆大学朱涛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光纤多维智能感知技术,为这一系列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今年,得益于重庆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朱涛教授团队通过重庆大学探索实施的“权益让渡”新模式,用成果作价入股和融资,共投入5600万元,推动该成果走向产业化。这也是目前重庆大学金额最大的成果权益让渡转化项目。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实现创新价值。为了让科研人员放开手脚搞转化,我市10部门联合出台了《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遴选了20家单位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大力推行改革试点,进一步调动了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让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进一步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例如,去年底,重庆理工大学周志明教授团队研发出新型纳米涂层技术,通过作价入股及现金入股,与浙江一家企业合作成立了重庆合创纳米科技公司,成为重庆理工大学实行科技成果完全赋权的首个案例。
今年,周志明教授团队研发的铝合金轻量化设计及制造技术经学校完全赋权后,他们与多家企业联合成立了重庆明理云轻量化技术研究院,开展汽摩零部件轻量化技术研发。
“短短时间,同一科研团队的两项职务科技成果先后得到赋权,还成功创办了科技企业,可以说,科研人员推动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将越来越高。”重庆理工大学产学研合作办公室主任宋林琳说。
持续开展“减负行动”
让科研人员把更多精力放到研究上
“以前申请科研项目,要写20多页的项目申报书、30多页的预算申报书,花费大量精力。现在申报书仅在10页以内,大大提高了申报效率和质量,让科研人员有更多精力放到研究上。”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研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为了真正给科研人员松绑,把他们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发创新活力专项行动(简称科研人员“减负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比如,在科研管理机制上以信任为前提,在项目组织管理上综合运用“赛马制”等方式,形成良性竞争氛围;将立项周期由一般不少于90天缩短至10天左右;免除项目预算编制,取消项目预算评审,取消结题财务验收等。
为进一步解决科学研究路径不确定性和经费管理具体化之间的矛盾,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我市还在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全面推行“负面清单+包干制”改革,即无需编制项目经费预算,经费支出不设定科目和具体比例限制等,让“打酱油的钱可以用来买醋”。
此外,我市还开展了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全面清理、整改工作中涉及“四唯”的有关做法。在项目立项评审和结题验收上,不简单把论文、奖项等作为评价重点和必要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为更好发挥青年科技生力军作用,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唱主角,我市去年新修订的《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明确,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作为负责人承担项目的比例一般不低于70%。设立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支持博士后科研人员自主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每个项目财政资助最高10万元。以培育国家高层次人才为目标,设立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标准由过去的每项50万元增加至每项最高100万元。
据统计,新修订的《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施行以来,我市累计有80%以上的一般项目、407个博士后项目、70个市杰青项目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了支持。
安居生活上关心照顾
让科研人员解除后顾之忧
清安储能技术(重庆)有限公司CEO李德胜是西部(重庆)科学城“金凤凰”领军人才,到科学城创业已有一年多时间。
一直以来,他都想把全家人的户籍迁至科学城,但因为工作十分繁忙,没有时间去了解和办理相关事项。
今年上半年,得益于西部(重庆)科学城英才服务港正式投用,在“人才管家”帮助下,李德胜通过“金凤凰人才码”线上办理,很轻松地就完成了落户申请,“很方便,节约了大量时间!”
据了解,西部(重庆)科学城英才服务港线上以“金凤凰人才码”与重庆高新区“渝快办”为依托,线下以重庆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人才和就业服务专区为依托,推动“线上服务入网,线下服务进港”,实现了人才服务“一站式”快捷办、“网上+掌上+码上+线上”智慧办。
“在安居生活上关心照顾,把好事实事办到科研人员心坎上,才能更好地增强他们在渝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动力。”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我市持续开展“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助科技工作者作贡献”行动,整合了68项公共服务、政策服务、市场服务事项,通过打造“网上办、掌上办、线上办”的英才服务港,提档升级重庆英才“渝快办”,让科技工作者可通过电话、网站、微信、平台四种方式直接办理相关事务。
“这些举措为我们解除了后顾之忧,让我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重庆大学青年教授罗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