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当前,我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取得积极成效。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要聚焦打造新优势,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做好顶层设计,增强数字产业布局系统性。要把握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做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一是充分认识数字产业集群的定义和范围。根据我国《“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定义,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明确什么是数字经济,哪些属于数字产业,以及当前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和下一步发展方向,是打造数字产业集群的重要基础。二是高度重视打造数字产业集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方面数字经济是我国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双向互动,在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中,成为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通过数字技术的高度互联互通,数字经济能较大程度地缓解城乡差距和打破区域限制,在统筹城乡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成为助力全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三是加强数字经济的理论研究和顶层设计。准确把握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核心要素的供给充裕性、使用共享性、价值叠加性、功能融合性和产权复杂性等新特征,坚持创新引领、融合发展,应用牵引、数据赋能,公平竞争、安全有序,系统推进、协同高效的原则,做好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
强化战略引领,有效提升数字产业发展竞争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要发挥数字经济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与集成作用,进而提升实体经济的发展韧性与创新能力。一是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实践中激发数字产业集群融合力。数字产业化包括5G、集成电路、软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产品及服务,它们的融合既产生数字化新业态、新产业,又在对原有的信息通信、设备制造和互联网企业实施综合化改造或重组。而产业数字化包括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车联网、平台经济等融合型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是传统产业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数量和效率提升。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相互融合的过程就是数字产业集群的过程。二是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实践中打造数字产业集群影响力。以5G信息技术为优势,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把握制造企业的工艺和业务流程为前提,以数据流为基础,以网络互联为支撑,将智能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业的各个环节,真正用数字技术武装制造业,用数字经济装备农业,把数字产业集群发展引向高潮。三是在开放和全球化中提升数字产业集群竞争力。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面对复杂的国际格局,把过去以外贸为导向的集群转变到以双循环为导向的集群,在两个循环中促进数字产业在更大范围更高质量上集群,积极畅通国内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有利于形成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新优势。
加强人才集聚,持续激发数字产业推动创新力。数字人才作为数字产业集群打造的核心要素,必将成为人才竞争的高地和全行业争抢的对象。一方面,地方政府要为数字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定支持和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懂数字技术、会数字应用、善数字治理、熟悉数字产业发展的“高精尖缺”人才入驻,积极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培养面向数字化业务需求的技术型、市场型人才梯队,打造数字化人才集聚高地,为打造数字产业集群“筑巢引凤”“聚财引智”。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要积极创办数字产业相关专业门类和学科,提升学科内容与产业发展的关联性,扩宽数字化实践项目的覆盖面,提升综合应用技能,培养复合型和适应性人才,既要注重数字核心基础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也要注重数字产业的运用和实践,为数字产业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
完善制度体系,保证数字产业规范运行。面对部分领域数字产业发展存在的数据垄断、信息泄露、知识产权保护效果不佳等问题,要通过创新数字化治理方式,构建更加规范的数字产业发展生态。一是不断完善数字产业监管机制,强化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监管协同机制建设,推动政府机构、行业协会、数字平台、消费者用户等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治理,提升透明开放的监管能力。二是完善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个人信息保护以及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既要加强行业自律,提升全行业的法规意识和合规理念,也要加大违法查处和整改追踪,着力构建规则共治、利益共享、公平公正的行业竞争发展秩序。三是积极参与全球数据治理规则的制定,与世界各国携手打造良好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环境,提升数字产业国际竞争力。
(作者系重庆市金融领域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