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涪陵大剧院外景。(涪陵大剧院供图) |
涪陵大剧院伫立在重庆涪陵滨江大道中段,长江与乌江在此交汇。
今年,是涪陵大剧院建成10周年。
10年来,舞剧、话剧、交响乐、音乐剧、戏曲等丰富多彩的文艺作品在此轮番上演。不仅如此,剧院在剧目运营、艺术普及、传播交流、品牌形象等方面,都进行了诸多探索,也滋养了当地群众的精神生活。
建立专业剧院,经典剧目接连上演
“生命本身就是等待,而等待的人永远不会来……”9月19日,由重演戏剧制作的话剧《等待戈多》在涪陵大剧院上演,引得现场观众满堂喝彩。
“10年前,涪陵没有一个专业、能演出高品质剧目的演出场馆。那时好多经典剧目都只在主城的剧场演出,遇到喜欢的演出,我就坐车去看,往返要好几个小时。”回想起10年前的观剧经历,市民许畅心生感慨。
自2012年末涪陵大剧院建成后,许畅的观剧状况悄然发生了改变。
2013年5月,由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主演的舞剧《孔雀》登陆涪陵大剧院。那年,许畅与朋友买了两张票,第一次在家门口观看《孔雀》。
“10年间,我来涪陵大剧院看剧不下百次。2014年,我在这里看了世界经典音乐剧《猫》中文版;之后又接连看了原版爱尔兰踢踏舞剧《大河之舞》、刘晓庆主演的话剧《风华绝代》等。一部部经典剧目为我的生活增色不少。”许畅称。
在涪陵,与许畅有相同观剧经历的观众不在少数。10年间,已有240多个中外艺术团体亮相涪陵大剧院,带来各色演出及活动940余场。中央芭蕾舞团、中国东方歌舞团、中央民族歌舞团、中国歌剧舞剧院,以及美国洛杉矶剧院、加拿大国家艺术中心交响乐团等国内外知名团体纷至沓来,好戏连台。
“有了专业剧场,自然就扩大了引进剧目的选择范围。”重庆演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凯称,涪陵大剧院的建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涪陵区以前“好戏没地演、名角不愿来”的遗憾。
观剧习惯改变,市民文明素养提升
“一开始,我们不懂观演规矩,一到演出高潮,现场掌声、叫好声夹杂在一起,甚至还有吹口哨的。”回忆自己在涪陵大剧院看的第一场戏,资深戏迷陶英如是说。
事实上,在一场场文化盛宴中,涪陵市民的观剧习惯、审美水平也在悄然变化。
“为了培养更多懂得观剧的观众,我们做了很多努力。”涪陵大剧院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比如等演奏家停止演奏再鼓掌,在如今看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他们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引导过程。
涪陵大剧院邀请艺术家和相关从业人员,结合演出剧目开展文明观剧礼仪大讲堂和经典剧目赏析会,并通过宣传观剧礼仪知识等,循序渐进引导观众提升文化修养。
近年来,陶英明显感觉到,观众在这方面做得越来越好了。“涪陵大剧院的引导培养了越来越多懂艺术的观众和资深乐迷。”
如今,穿着正装来听音乐会的观众多了,绝大部分观众会在乐手谢幕时热烈鼓掌邀请他们返场;大多数观众会提前进场,即使迟到也不再强行闯入,而是根据工作人员引导有序进场……
10年间,不少市民还在涪陵大剧院开展的多场艺术讲座、工作坊和主题艺术展览中获得了精神滋养。市民陈喻萍和她的女儿就是涪陵大剧院各类艺术导赏讲座的常客。
在陈喻萍看来,涪陵大剧院对当地观众艺术素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里既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也有新作品,嘉宾们会像老朋友一样和你交流,让我在感受艺术的美感的同时,也看到了涪陵大剧院对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影响。”陈喻萍称。
一个文化窗口,向更多人推介涪陵
经过10年成长,涪陵大剧院已成了当地的一个文化窗口。10年间,涪陵大剧院吸引了众多优秀的演出团队纷至沓来。演出期间,涪陵大剧院方面组织演出团队去武陵山大裂谷和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等知名旅游景区,让他们走近涪陵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比如,2019年5月百老汇原版音乐剧《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制作团队就受剧院工作人员邀请到武陵山大裂谷采风,感受重庆的自然风光与乡土人情。在那里,他们踮着脚尖旋转、跳跃,经典芭蕾舞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引得游客连连拍手,为他们叫好,剧组执行导演直呼“我爱涪陵”。
2021年,青年舞蹈家黎星自导自演的舞蹈剧场《大饭店》在涪陵大剧院上演。工作之余,黎星在剧院方的推荐下参观了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这座美丽的江城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颇具专业水准的剧场,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合作机会。”黎星说。
最近,涪陵大剧院的工作人员正忙于新一轮的剧目准备工作。这一次,他们将带着功夫儿童剧《少林小子》剧组的小演员们去武陵山大裂谷。
一个剧院的建立与发展,对一座城市意味着什么?朱凯认为,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剧院是城市文化品位的集中体现。“剧院,不仅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未来,作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桥梁,涪陵大剧院将通过引进更多优质的剧目,普及文化艺术知识,提升市民艺术修养,成为涪陵一张亮丽的城市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