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聚外联加快建设现代化重庆都市圈着力提升重庆开放平台能级努力把休闲农业作为一大产业来抓强化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对策
第012版:思想周刊·智库
上一版 下一版 
内聚外联加快建设现代化重庆都市圈
着力提升重庆开放平台能级
努力把休闲农业作为一大产业来抓
强化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对策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9 月 1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智库对话

内聚外联加快建设现代化重庆都市圈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朱涛

  对话嘉宾: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朱江

  重庆市政协常委、重庆大学教授 王林

  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袁正

  近日,川渝两省市人民政府共同印发了《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指示要求的具体行动,是中西部首个跨省域都市圈规划,也是推动重庆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书”“施工图”。如何以《规划》发布实施为契机,加强川渝两地协同联动,加快建设现代化重庆都市圈?重庆日报专访了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

  ——编者

  推动广安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

  重庆日报:《规划》是中西部首个跨省域都市圈规划,为什么要将广安市全域纳入规划范围?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朱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推动广安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广安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有先天条件和发展基础。空间距离上,广安是四川离重庆中心城区最近的地级市,到“两江四岸”的距离比渝东北、渝东南的很多区县都近。交通通勤上,渝广之间仅1小时车程;渝西高铁建成后,广安站到重庆中心城区仅20分钟。经济融合上,广安50%工业配套重庆,60%游客来自重庆,70%以上的农副产品销往重庆,每年有大量人员在重庆购房、上学、就医。将广安市全域纳入重庆都市圈规划范围,使得广安成为目前全国唯一全域纳入跨省域都市圈的地级市,有利于深入推动川渝合作,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引领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深化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以打破行政壁垒为突破口,聚焦川渝高竹新区、合广长协同发展区等跨区域合作发展功能平台,推动都市圈在规划统筹、政策协调、协同创新、共建共享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为全国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袁正:这一创举主要体现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促进川渝协同融合发展走深走实。将广安市全域纳入规划范围,是川渝两地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健全合作机制,深度融合打造的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也是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相关要求,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举措。二是前期融合基础较好。广安与重庆地域相连,人文相亲,经济社会联系深厚。融入重庆都市圈,广安有基础、有条件;广安市东面和南面分别与重庆市垫江县、长寿区、渝北区、合川区接壤,正是地理邻近的优势,两地产业融合的基础较好。三是广安融入重庆都市圈有优势有前景。广安市辖区面积广、人口多,资源丰富,具有腹地优势。重庆市具有科创、文教、产业、服务业、国际化等辐射带动优势。将广安纳入重庆都市圈,有利于发挥两地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形成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和更厚实的发展腹地,优化都市圈城市空间布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增强区域经济和人口承载力。

  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

  重庆日报:在深化川渝合作,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方面该怎样进一步发力?

  王林:重庆都市圈建设抓住了行政区与经济区交叉重叠的机遇,期望理顺经济区与行政区之间的冲突,探索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协同发展的机制。一要完善“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加强都市圈协同联动。利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成的川渝协作机制,成立重庆与四川省市级的“重庆都市圈”协调体制机制,设立跨行政区的协调议事机构。利用川渝高竹新区先行优势,加强改革创新,探索一体化发展机制,完善协调投入模式、利益生成、共享与分配机制。将其打造成为重庆都市圈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功能疏解的重要载体,也是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的重要试验田,并逐步示范推广。二要按照“一城多园”模式,将西部(重庆)科学城拓展到广安,建立广安分园。西部(重庆)科学城是科技创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及高科技产业集聚的主要区域,也是重庆都市圈的科技创新中心,可以将其拓展到广安。三要谋划地域根植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凸显重庆都市圈地域特性和协作能力。通过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逐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迈向基于重庆都市圈地域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袁正:在市场条件下,生产要素要跨区域流动,而行政区划分是固定的,因此会产生不利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行政藩篱,打破这种壁垒就需要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对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有明确的表述:支持在重庆都市圈、成都都市圈以及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等地,率先探索建立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的规划管理体制,试行建设用地指标、收储和出让统一管理机制,探索招商引资、项目审批、市场监管等经济管理权限与行政区范围适度分离。川渝高竹新区是四川广安与重庆渝北合作规划建设的全国唯一的跨省域共建新区,承担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重大使命。要积极推进跨行政区经济社会管理重点领域改革,打破行政区划对要素流动的不合理限制,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要在体制机制、经济指标和利益分配机制方面深化改革,探索建立跨区域财政协同投入机制、区域互利共赢的税收利益分享机制和征管协调机制等。在管理上,川渝两省市要协同向重庆都市圈内区(市、县)政府适度下放省(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破解行政区对经济区建设的制度性阻碍。

  持续推动重庆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重庆日报:如何完善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促进重庆中心城区带动周边区(市、县)一体化发展?

  朱江:持续推动重庆都市圈同城化发展要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构建常态化协商机制。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渝合作机制框架下,建立重庆都市圈联席会议机制,研究推进重庆都市圈重点任务、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问题提交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决策。二是建立政策协同机制。建立重点领域制度规则和重大政策沟通协调机制,提高政策制定统一性、规则一致性和执行协同性。探索招商引资、项目审批、市场监管等经济管理权限与行政区范围适度分离,在毗邻区域合作平台试行建设用地指标、土地收储和出让统一管理机制。三是创新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建立跨区域财政协同投入机制,重点投向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共治、创新体系共建、公共服务和信息系统共享、园区合作等领域。探索建立区域互利共赢的税收利益分享机制和征管协调机制,探索经济统计分算方式,完善重大经济指标协调划分的政府内部考核制度,调动政府和市场主体积极性。四是攻坚同城化重点领域。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共建轨道上的都市圈。深化产业和科技创新分工协作,形成研发在中心、制造在周边、链式配套、梯度布局的产业分工体系。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王林:都市圈发展需要产业、公共服务、交通、要素市场、组织协同等一体化。具体如下:一要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优化营商环境。加大轨道、高速公路建设力度,打通断头路,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轨道上的都市圈;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要素及商品顺畅流通的统一大市场建设。二要加强毗邻地区、飞地经济发展及产业集群地域根植性。加大广安与渝北、合川、长寿等毗邻地区的发展,加大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力度,做好川渝高竹新区,加速谋划合川与广安、长寿与广安的合作;谋划重庆主城都市区到广安设立飞地经济区,疏解产业功能,推进汽车、微电子等支柱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延伸及空间布局,梯度设置产业链延伸经济区,探索共商共建公司制经济发展模式。三要加强资源要素统筹利用力度。通过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逐步构建起主导产业明确、科技创新显著、梯次配套、紧密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探索拓展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地票交易区域到广安,实现重庆主城都市区辐射广安,促进资源融入主城;加大人力资源进城下乡与资源整合机制,实现资源集聚与分散的合理化流动。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