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越要把“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落实到政策层面,抓住“稳”的关键点,找准“进”的切入口,以“进”更好地促“稳”。当前,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重新定义一切、网络连接一切、云计算服务一切、AI赋能一切,抓住数字技术这一关键变量,释放数字化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是保障经济体系安全稳定运行、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稳中求进”的重要环节。
以数字技术创新增强“进”的动力。重庆需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在突破“卡脖子”数字技术瓶颈上下功夫,切实增强我市数字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一是重点围绕“芯屏器核网”数字产品制造,加大高制程晶圆制造及高密度封装、大功率器件、射频芯片、数模/模数转换器、精密仪器放大器、激光显示、AMOLED、MircoLED、MEMS传感器、物联网模组、车联网芯片等技术及产品研发创新。二是围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产业领域,加快异构数据库集成、大数据分析与智能计算、区块链安全及高效监管、深度学习、人工智能芯片等关键共性技术及产品研发,布局太赫兹、量子信息、6G、8K、类脑计算、氢能、硅基光电子等前沿技术领域创新。三是围绕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重点突破先进感知与测量、高精度运动控制、高可靠智能控制、建模与仿真、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安全等关键共性技术。
以数字设施建设夯实“进”的基础。重庆需要加快推进数字设施化、设施数字化,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发挥数字基建的“压舱石”作用,筑牢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基础。一是做好信息网络设施建设,重点推进5G网络、千兆光纤网络建设,扩大省际出口带宽,构建内通外畅信息网络格局,着力推动重庆与东盟国家及地区数据通道互联互通建设,打造国际信息通信枢纽。二是做好算力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全市数据中心建设,增强西部(重庆)数据中心集群承载能力,建好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重庆);推进国家“星火·链网”超级节点(重庆)建设,谋划布局遥感卫星地面站等空间基础设施;部署一批城区数据中心,形成布局合理、技术超前、规模适度的边缘计算体系;面向各类科学计算、工程计算领域合理布局建设一批超算中心;加快开放平台、算法库、知识库建设,构建“算法+算力+数据”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体系。三是加快推动传统设施数字化,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城市交通、电力、水利、市政、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中的应用。加大公共卫生服务设施投资和智能化改造,建设覆盖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的动态采集、监测、遥感遥控等设施,筑牢生态和生命安全底线。
以数字技术应用拓宽“进”的方向。重庆需要以数字技术“赋能”、数据“赋智”为主线,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一是围绕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灯塔工厂建设,推动现场数据采集与制造执行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数据集成共享。加大智能测试装备、智能仓储物流装备、基于机器视觉识别的质量在线检测系统等智能装备的推广应用,强化生产状况、设备状态、能源消耗、生产质量、物料消耗的数据实时采集和分析能力。二是强化全过程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依托智慧住建大数据中心推进建筑业大数据应用,培育建筑业互联网平台,打通设计、生产、施工、验收等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通道,加快发展智能建造。三是聚焦生猪、柑橘、柠檬等特色产业,开展农业物联网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探索农业数据采集、生产管理AI数据模型等技术和标准。加快构建全市农业产业数字地图,加快“三农”大数据中心和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邮电大学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