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四廊”文化线路、“一核三片”文化区域……在重庆,历史文化就是你脚下的路。九龙半岛上,有两根高耸入云的烟囱,那是重庆发电厂。七十年前落地于九龙坡时,贺龙为之剪彩。曾经,两根烟囱吞吐烟雾日夜不休,为重庆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如今,烟囱已然“熄火”,但作为几代重庆人的精神坐标、重庆发展的历史见证,重庆发电厂以公园之“用”保存下来。
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等,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每座城市必须回答的问题。近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关于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对各级各类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坚持以用促保,实现永续传承。
重庆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共有数千处地上文物。这些历史建筑具有极高价值,但在现实中,有许多历史建筑却“沉剑埋名”,隐身于城市各个角落,鲜为人知。对这些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活化利用,以用促保,无疑是一着让历史文化活在当下的妙手。如“百年老巷”山城巷,在“微更新”中保留了明清以来的院落、吊脚楼等历史建筑,留住了宝贵的“母城”记忆,赢得了多方点赞。
以用促保,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目的,是第一位。这就需要把握好“用”的尺度,避免破坏性开发、毁灭性“保护”。以用促保,不能对文物建筑本体造成破坏,更不能拆真建假,但可以在保持原有外观风貌、典型构件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加建、改建和添加设施等方式适应现代生产生活需要。如渝中区的鹅岭二厂,从废弃的印刷厂变为集文商旅于一体的文化创意园区;沙坪坝区的重庆大学设计创意产业园,从“工业锈带”蜕变为“发展秀带”等等,都是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以用促保,要善用各方力量。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建筑遗产所拥有的种种价值,只有在合理利用中才能持续体现。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如因地制宜开设博物馆、陈列馆、艺术馆等公共文化场所等,既能给社会经营者带来经济效益,又能给使用者带来独特体验,最重要的是能唤醒“隐身”的历史建筑,使其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重庆不缺历史,更不缺文化。通过以用促保,必将让更多历史文化活起来,让“老重庆”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