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洪水可能导致重庆内支线船舶过三峡船闸时被延迟,货物转关时间增加。为解决这个问题,重庆和上海两地海关联手,在全国率先开展水运进口转关“离港确认”监管模式试点……近年来,重庆围绕跨境贸易全链条、全环节改革创新,主动纾解卡点、堵点,积极打造一流口岸营商环境,取得了良好成效。
口岸营商环境与其他营商环境一样,既是反映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也是检测当地经济发展质量的“温度计”。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从企业申请、海关派单、场站吊箱,到最终的货物出关进关,整个过程中即使存在再小的卡点、堵点,都会影响整个口岸的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贵在主动。重庆海关使用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查验效率比以前提高20多倍;建设智慧港口,实现与187个数据接口互联互通,港区整体作业效率提升30%以上;建设使用“单一窗口”,通关环节优化30%以上,通关时间缩短30%以上,企业综合成本下降20%以上,等等。这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举措,就是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生动例证。
营商环境既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资金、技术、人才引进、工程招投标等。其中很多问题,仅靠企业自身去解决,显然是不够的。如果相关部门主动登门服务,不仅用时少而且效果好。如此一来,企业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革新、促生产,良好的营商环境就会转化为一流的生产力和强大的竞争力,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越主动,越有效;越积极,越出彩。营商环境看不见、摸不着,表面看是一项“软指标”,实际上却是关乎企业发展的“硬道理”。只有主动出击,积极纾解卡点、堵点,把问题考虑得更透彻,把应对措施执行得更到位,让各项具体政策充分发挥为市场主体纾困效果,才能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经济企稳回升、逆势上扬创造有利条件,吸引更多的龙头企业和优秀人才,阔步走上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