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城市温情需要更多“一臂之力”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心目中最美的重庆让“重庆味道”飘香网络“银发”骗局需提防亲禾集团成为绿色低碳建筑科技领跑者
第007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传递城市温情需要更多“一臂之力”
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心目中最美的重庆
让“重庆味道”飘香网络
“银发”骗局需提防
亲禾集团成为绿色低碳建筑科技领跑者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7 月 1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专利 重人才 赢先机
亲禾集团成为绿色低碳建筑科技领跑者

  热致调光玻璃国科大重庆学院图书馆应用实景

  热致调光玻璃渝北区市民服务中心应用实景

  眼下赤日炎炎,谁不想有一个既阳光明媚又清凉节能的工作、生活环境?如今,有一款世界首创的新材料——热致调光玻璃,用作建筑外围护结构玻璃,就能让你如愿以偿。更有意义的是,这种新材料可能为全国建筑物带来15%左右的节能效果,将催生一个千亿级的新产业。

  然而,这还只是亲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亲禾集团”) 建筑科技创新成果之一。

  2011年,亲禾集团成立,由此拉开了企业从传统建筑业向绿色建筑转型升级的大幕。集团董事长邓华认为,身处国家基础建设蓬勃发展的时代,只有把企业的发展与国家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更快更好发展。

  通过践行企业 “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提供更好的建筑产品与服务,成为绿色建筑科技进步的领跑者”初心,亲禾集团不断推出低碳建筑科技成果。

  重视专利

  研发出第三代“热致调光玻璃”

  亲禾集团在创新过程中,发现香港科技大学温维佳教授实验室研发的一款类液体功能材料,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可实现从透明状到雾化状的转变,且可逆和可循环往复变化。在建设领域长年打拼的邓华,敏锐地意识到这种材料在建筑物上利用的可能,便诚挚邀请温维佳带着其专利技术入股。2015年,亲禾集团成立禾维科技公司,并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还在临近香港科技大学的深圳设立实验室,以启动热致调光玻璃攻关。

  科技创新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由于材料应用构想属全球首创,没有成熟的生产线和可供参考的历史文献资料,在2015年到2016年间,亲禾集团投入的实验资金上千万元,仅仅开发出有时还会呈现“哈哈镜”效果的第一代产品。

  又经过艰难的日夜奋战,2017年,第二代产品成功问世,加速老化实验显示其有长达30年的稳定性,但两种材料折射率还是略有偏差,产品应用仍存限制。

  禾维科技并未就此止步,继续投入上亿元资金,在材料折射率创新上下功夫,直到2019年,才实现两种材料折射率的近乎一致,第三代热致调光玻璃诞生。

  据禾维科技研发总监钱德伟博士介绍,该款产品具有温度记忆功能,可在-20℃至70℃之间自由设定温度,在不同的季节、天气、时段以及朝向,能自动感知环境温度变化而调整状态:环境温度升高,玻璃开始雾化,能有效阻隔95%的红外线、紫外线和70%的辐射热量,降低室内温度3℃-5℃,直射光变散射光,令室内光线柔和均匀;环境温度降低,玻璃恢复透明,实现动态遮阳、隔热、保暖、遮阳不遮光、降噪、隔离紫外线、防炫光等功能,丰富了建筑动态表皮技术,为促进绿色建筑节能发展提供了一项全新的建筑遮阳系统技术。

  如用于重庆地区某18层立面为玻璃幕墙办公楼,可比普通中空玻璃每年可节省55%空调能耗,减碳170吨,即每平方米热致调光玻璃每年可减碳60公斤。

  目前,已经有150多个项目开展了实践应用,产品总面积超10万平方米。比如,亚洲最大的TOD项目——龙湖光年TOD、建党100周年献礼工程——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建筑节能改造工程、重庆首个以“近零能耗、近零碳排放”为主要目标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重庆悦来海绵生态城市展示中心等,提升了建筑物中声、光、热性能,创造了更为健康舒适的室内空间。

  用于中国科技大学重庆学院图书馆巨幅外立面,不仅实现了节能遮阳,还能够让建筑的美观具有动态生命力。在阳光的照射下,随着气温升高,玻璃呈现雾状色彩,或浓或淡,与蓝天白云相得益彰,演绎出电脑程序控制才有的效果。到了傍晚,随着气温的下降,玻璃颜色会由雾状颜色变成透明,与普通玻璃并无二致,月夜星空一览无余。

  产品得到全国建筑节能协会“技术先进”鉴定结论,受到媒体高度关注。

  据悉,热致调光玻璃已荣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另外,禾维科技还参与主编了《温致变色夹层调光玻璃》国家标准和重庆市《热致调光中空玻璃工程应用技术标准》。

  低碳技术成果不断

  零碳技术闪亮登场

  2015年以来,亲禾集团通过引进、转化专利技术和广纳贤才,逐步形成了以新科建设等绿色建工产业为核心、以禾维科技等绿色建材产业和以撼地数科、智象科技等智慧城市产业为两翼的“一核两翼”产业布局,在建筑节能、建筑新材料、海绵城市建设领域,建筑产业化、智慧城市等领域不断探索低碳途径。

  在建筑产业化、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公司引进了德国“海斯”全自动化生产线,融入“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体系对生产制造管理,建立低碳生产基地,形成年产150万平方米透水系列产品、装配式建筑PC部品和市政构件的产能。

  在城市管理领域,自主研发了“道路CT车”,在不断交的情况下,就能智能化地对路面下6米以内的空洞、管线、层厚等情况进行无损探测,提供道路科学养护建议,能有效降低碳排放。

  去年,亲禾集团还投资建立了零碳应用技术研究院,零碳智慧建筑技术将从这里陆续登场。

  培植人才沃土

  让创新创业人才圆梦亲禾

  邓华多次在集团强调,“越是传统的企业越需要创新,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创新力,就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改变和创新是亲禾集团的基因,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集团设立了科学技术协会、院士工作站,引进了博士、硕士、专家团队等高级研发人员百余人,是重庆市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化示范基地、市级中小企业研发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王兆凯应邀加入亲禾集团院士工作站;首席科学家温维佳教授以及业内高级专家3名、高级工程师5名、工程师13名领军企业产品、工艺研发,使公司的创新力和产品研发能力处于行业领先。去年,集团重奖200万元表彰优秀人才。

  据悉,集团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进培养累计投入超过2.8亿元。截至目前,已获得1项科技进步奖、168项授权专利,拥有1个院士工作站、2个企业技术研发中心、3项高新技术产品、4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才在全集团占比超过25%。

  未来,企业将充分利用政府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政策支持,最大限度地调动和焕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激情,力争研发出更多的好产品服务于社会,为国家双碳目标做出更多贡献。

  潘子奇 潘锋 图片由亲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