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桂湖畔遇《关雎》解放西路66号川剧出圈 谁能不爱暮夏诗叙
第004版:两江潮副刊
上一版   
双桂湖畔遇《关雎》
解放西路66号
川剧出圈 谁能不爱
暮夏诗叙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7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川剧出圈 谁能不爱

贺斌

  川剧当然是好东西。

  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我跟父母还客居在上海。某一年的春节,忽然有一支川剧团来他们的军医院慰问演出。

  那应该是我生命中第一次看川剧吧。简朴的舞台上,平时让我着迷的那些景片也没有一个,就那么灰乎乎的不变的背景,舞台中央搭了张小方桌,穿着戏服的男女演员就上台来了,咿咿呀呀地唱。

  那时,虽说在我们家中仍然保持着讲重庆话的习惯,但平时出门,我使用的,却已大多是普通话,其中夹杂着零星的上海话。所以,那戏里的语言,对我来说是有些遥远、陌生的。可当它们被人拖着长腔唱出来时,反倒让我入迷起来。

  我当然并不大懂那戏里唱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故事,时至今日,甚至连具体是什么剧目也没办法说清,但戏里的乡音,却在我走出剧场后,很长时间里都一直在脑际萦绕,久久挥之不去,这就让我感觉更加神奇了。

  我的母亲有一个亲戚在那剧团里当女演员。一天下午,母亲带着我去看望那个亲戚,她一脸强抑的兴奋让我记忆犹新。剧团的宿舍,安置在医院储藏仓库的背后,临时清理出来的空房间比一个篮球场都还要大,男女演员的床铺用隔板隔起来。母亲和亲戚热烈地交谈,使用的当然是炽烈的川话。我照样对她们的言语没有更多的兴趣,倒是亲戚手中递过来的一件礼物,牵扯了我全部的注意力。

  那是一条丝质的被面儿,上头绣出了两个大字,“重庆”,影影绰绰的背景上,是绵延的山,蜿蜒的河。

  后来,那块儿被面儿被母亲仔细地缝在我的铺盖上面,每一夜都轻轻覆盖在我幼时的那些天马行空的睡梦之上。

  我父母源自那场慰问演出的兴高采烈,起码持续了一个星期以上的时间,直到现在,我才领悟到那其中的深意。那是由一场川剧演出生发的浓浓乡情啊!即便是那时懵懂无知的我,不也无形之间和那一片生于兹的乡土,建立了隐秘的联系吗?

  不看川剧,就不懂得当地人的感情。那戏里戏外流淌的,真的就是川渝两地人民相同的血脉和深情:嘈切的锣声鼓点,是我们的心声;帮唱的高腔,是川江号子的回响;幽默、诙谐的喜剧手法,又像是我们平常摆龙门阵那样的自然,生动……

  这来自川渝两地人民骨子里的风采,幻化成了舞台之上的勾魂摄魄。多年以前,我远在异乡的父母为之如痴如醉的,也正是那样一股子难以磨灭的魔力吧。

  然而,曾几何时,川剧还是变旧了。它说的故事,唱的戏词儿,一成不变的舞台,与我们的时代脱了节,距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也让我们的年轻人愈发的有障碍,不理解,然后敬而远之。

  在我重庆晨报的前同事、现重庆都市传媒记者马拉的那篇动人报道《100集川剧剧本往事》中,他写道,新近出版《川剧剧本稀见档案文献编注》,将百年川剧,浓缩为纸上烟云,100本靛蓝精装大开本……如几代玉堂春、陈妙常临水照花,青衣袭人,极其豪华沧桑。

  但如此瑰宝,在过去的大部分时间里,却一直在重庆图书馆枇杷山历史资料部书库里沉睡,乏人问津,也几乎无人能懂——书影黯淡,印章模糊,这些蒙尘的602个剧目,上起清末,下至上个世纪80年代,不正是川剧遇冷的又一个象征吗?

  所以,自上月29日晚,在市川剧艺术中心敲响开场锣鼓的第五届川剧节,就显得尤为引人瞩目。

  此次川剧节的一些全新做法,一上来就已先声夺人。

  6月28日,川剧广场舞《弄丑弄弄壮共壮》喜洋洋地开跳,10支广场舞队,上千名川剧爱好者,热热闹闹地“攻占“了成渝两地10个商圈地标、景区景点;21集系列短视频陆续登陆抖音,趣味科普,情景短剧,话题讨论,上线短短4天,就收获了上亿点击量,大有出圈之势……

  事实上,这并不是古老川剧的首次破圈。打造川剧交响乐、拍摄川剧纪录电影、创新舞台设计……这些年来,我们看到了川剧一步一步的探索。

  这样的姿态,首先就是自信和勇敢的,是一种主动的嫁接和抵达。

  不久前爆红出圈的“某某甄选”直播带货,也带给我们同样的启示和鼓舞。一群过去在课堂上传道授业的教书先生,走进了直播间,讲情怀,念诗歌,说英语,瞬间感动了成千上万的网友。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在网络平台上,只会激动地叫嚷“买它!买它”是走不长久的,反而是优质的内容,永远都不应该畏惧传播,应自觉地借助现代传播工具,让更多的人喜闻乐见,惊呼“宝藏”。新东方如此,川剧也一样。

  另外的一个经典案例,18年前首演的青春版《牡丹亭》,也在提醒我们,古老的戏曲艺术,想要重获新生,尤其要将第一目标观众,锁定在青年人的身上。

  当年,著名作家白先勇在台湾、苏州和香港之间辗转奔波,历时5个月的反复打磨,将55折的汤显祖原本,撮其精华,删减成27折,又遴选出青春靓丽的男女演员,饰演柳梦梅、杜丽娘。青春版《牡丹亭》一开演,就让观众惊叹不已,已有600余年高龄的“戏曲活化石”昆曲,居然潜藏了那么惊人的美,也一夜间使昆曲观众的年纪“下降了30岁”。青春版《牡丹亭》迄今已连演近400场,依旧一票难求!

  这是年轻演员的胜利,也是转换了讲述方式、让现代人更易于接受的胜利。

  此次川剧节,类似的接地气、正青春的尝试也比比皆是。不仅有沈铁梅、陈智林等9位川渝两地“梅花奖”资深艺术家领衔,还有数十位青年新秀打造的3台青春专场、突出展现川剧中打击乐元素的赏析会、令人新奇的川剧男旦表演,以及新编大戏等等,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眼球……

  “梅开三度”的沈铁梅说得好,“了解川剧就会爱上川剧。”这样用心又有热度的川剧嘉年华,本身就是再好不过的川剧教育。

  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在走近川剧的过程中,会慢慢懂得,原来,川剧绝非他们过去误以为的佶屈聱牙、老朽陈腐,而是博大精深、生生不息!

  剧目上,我们有神话,有传奇,有打斗,有历险,也有缠绵爱情,母子团圆;唱功上,我们有中国戏剧“梅花大奖”获得者沈铁梅,以及紧随其后的新生代;除此之外,我们还有舞蹈,有音乐,有身段,有眼神,有朗诵;那些经典的,经过千锤百炼的川剧剧本里,还有文学,有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这样的川剧,谁能不爱!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