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的月台,胖胖的父亲,蹒跚的背影,朱红的橘子。从一板一眼的课文到老师程式化的讲解,第一次读《背影》,是在初中语文课上。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老师低头用强调的语气导读这样几句话,我把塞在课桌肚子里的湿漉漉的果皮快速扔进同桌男生敞着的书包。几分钟前,我的浅粉色新裙子被那个淘气鬼甩墨汁溅了几滴。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拿起课本,带着“报仇得逞”的快意,我跟着周围同学一起大声诵读,心中却没能泛起任何涟漪。
一位文学评论家曾说过:“好的作品,带着成长性,读者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重读作品,能够得到不同的感受。”朱自清的作品,正有着这样的特点。
时间一晃,八年过去。
重读《背影》,我大学即将毕业,在城西一所中学做实习语文老师。我从少年时代开始,就如《背影》中的作者那样,对于父母,“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所以父母的想法,我那时只想着去否定。父母希望我大学毕业先找个中学任教稳定下来,我却坚持要考研。一天夜里,下了晚自习,我回到当时的出租屋,房东老太太指着桌上的一个保温桶,遗憾地说,你爸刚才来过了,说给你带了你妈妈做的藕炖猪蹄汤,让你补补身体,这不,他才走没几分钟。突然,一种未曾体验过的情绪从年轻的心底升起,我跑着扑到窗边,只见小区外左拐通往大马路的巷子,昏黄的路灯下父亲骑着自行车快速驶过的背影。回到桌前,揭开保温桶,一股喷香热气扑面而来。氤氲之中,一切似曾相识。
第二天,再带着学生翻开书页,诵读那些熟悉的语句。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生动的文字,顿时让人眼前浮现出那个月台,以及那个正做着艰难攀爬动作的老父亲,就在这个场景浮现的一瞬间,另一个场景立时从脑海中乍现并与之重合:父亲接过保温桶,跨上自行车,艰难骑行在尚在建设的三环路的尘土中……两个不同场景,虽然分散于两个时空,却似曾相识。读着读着,我的鼻子有了酸楚的感觉。我悄悄背过身去。
再读《背影》,是在2021年的春天。那年,再版的《背影——朱自清散文集》摆上了书店的货架。这是一部亲情主题散文精选集,4大篇章,39篇经典佳作,包括《背影》《匆匆》《荷塘月色》等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佳作。我特意买下了一本,但暂时并不打算让正读小学五年级的女儿看——因为年纪太小,品不出朱自清经典中的那些深意与情感。
对于《背影》,年幼时无法为其中的父子相处场景动容;稍长始阅世事,读《背影》,部分场景便感觉似曾相识;年过不惑,《背影》中那些字句不知不觉镌刻入心,在某个似曾相识的瞬间,这些字句自动闪现而出。
对于其他散文,诸如《荷塘月色》亦是如此,“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年少时只能察觉这一番叙述之下的夏夜惬意,慢慢年长,才能额外体察这番言语之下的无奈与孤寂。
翻过扉页,所见便是这个散文集的序“想念是一种淡淡的哀愁”。同样,阅读的感受在成长中变化,在跨越时空的似曾相识中,“你懂得了珍惜,学会了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