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人民至上,才能无往不胜。这一重要经验启示,紧紧围绕“坚持人民至上”这个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紧紧围绕“进一步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这条主线,对标中央精神、符合重庆实际、顺应群众期盼,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时代性、实践性,需要我们加深理解,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坚持和发扬。
深刻理解“人民至上才能无往不胜”的认识内涵,着力激发人民的历史主动性。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始终是人类历史的主题。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也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人们与外部世界相处,就要去认识世界,而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艰辛探索,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正是在“坚持人民至上”宝贵经验的前提下,我们总结出“人民至上,才能无往不胜”的经验启示。立足重庆人文特征,大力弘扬“行千里·致广大”的人文精神,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努力发挥好“三个作用”,重庆在短短五年时间里发生了令人振奋的深刻变化。政治生态实现了从严重污染到风清气正的根本性转变,经济发展实现了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全局性转变,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转变。在今后奋力书写新篇章的进程中,只要继续坚持“人民至上”,顺应并坚守“人心所向”,就一定能够“无往不胜”。
深刻理解“人民至上才能无往不胜”的价值内涵,着力强化人民的历史主体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驱动人类历史前进的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历史运动合力之所以能够推动历史进步,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是一致的,而这种利益追求又正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和目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面对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更加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在大历史观下,坚持把“人民至上”的宗旨意识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转化为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具体行动。一方面,树立民生导向,抓住社会主要矛盾中“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主要方面,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重整行装再出发、团结一致向前行,取得了“全市政治生态整体向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局良好”等方面的重大成就;另一方面,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广泛发动群众的主人翁精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全力抓好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进一步增强了重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践行并实现了“众望所归”,夯实了“无往不胜”的发展基础。在今后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用党员干部“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深刻理解“人民至上才能无往不胜”的时代内涵,着力彰显人民创新创造活力。人民群众从自然、社会和自身获得自由的创新创造,始终是人类历史的主线。马克思主义认为,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这种新生力量的主动性、主体性,依靠的就是首创精神、共同意志、革命毅力和英雄情结等创新创造的主导性内核。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从历史认知到经验总结和道路选择的整个逻辑链条中,我们已经深切领悟到“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奋力书写“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新篇章,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新篇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篇章”三项重大任务,其中的每一个篇章都是大手笔,既需要方方面面主体的主动参与,更需要方方面面创新创造的主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脚于“驱动创新发展”,把坚持“人民至上”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融会贯通,一方面为人民群众搭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等各种平台,另一方面为人民群众解除不想创新、不会创新、不能创新、不敢创新的体制机制弊端,顺应并引领“大势所趋”,为“无往不胜”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