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加快发展乡村产业,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
“贯通产加销”是乡村产业发展壮大的物质基础。“贯通产加销”,就是要将农业生产本身与加工、销售贯通起来,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为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奠定基础。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对山地面积占75.33%的重庆而言,要调整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速实现山地农业现代化。要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实现差异化和特色化产业布局,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立体循环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以及耕读体验农业等新型业态。二要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配套产业。通过农产品深加工,打造农产品品牌、开发农产品功能,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加快信息技术、绿色制造等高新技术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应用与渗透,以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通过现代营销方式,特别是短视频、网络直播带货等方式,加大对农产品的营销宣传。此外,还要继续加大对农产品冷链保鲜技术的扶持力度,加强现代化冷库、低温加工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让更多产品实现错季销售,提升农产品经济效益。
“融合农文旅”是乡村产业发展壮大的创新路径。“融合农文旅”,就是要在“贯通产加销”的农业生产基础上,结合乡村历史文化、特色产品、生态环境等优势,通过打造特色文旅品牌,促进乡村文旅业发展壮大。一要以乡村文化为内核,打造特色文旅品牌。要在深入发掘乡村特色农耕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基础上,以产品互补、市场互促、信息互动为原则,不断丰富文旅产品、完善文旅产业链,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文旅品牌。二要以农文旅融合为路径,持续壮大乡村产业。要以农文旅融合为路径,以精品乡村文旅项目培育为抓手,着力打造乡村文旅全产业链,吸引更多游客前往乡村旅游、购买特色农产品、采摘季节性鲜果、体验农耕生活以及非遗产品制作、健康养生等,持续带动农产品物流、农村发展信息流,有效促进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从而形成农文旅良性、深度融合发展。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是乡村产业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就是要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处理好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等各主体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关系,逐步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乡村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壮大。一要建立和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可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农村产业化经营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降低农民进入市场的成本,增强农民作为市场主体对市场的驾驭能力,提升农民在市场交易谈判中的地位,保护农民的利益。要通过党支部领办组建村域范围内的社区型合作社,形成党员与普通社员之间互帮、互信机制和经济利益共同体,有效激发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二要推行股份制经营。鼓励和提倡农户用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和资金等要素入股,采取股份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通过合同契约或股份合作等方式,明确规范产加销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将农民利益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紧密连接在一起,让农民更好地共享乡村产业发展红利,提高农民参与度和获得感。
“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是乡村产业发展壮大的最终目的。“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就是要通过“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从根本上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一要鼓励各类入村企业优先吸纳当地村民就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不仅可以解决乡村一二三产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问题,还可以有效提升农民幸福感和生活品质。二要大力支持“能人带户”模式。通过各种政策吸引、支持懂经营、善管理的本地及返乡能人回乡创业,以吸纳就业、带动创业的方式,构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能人带户”模式。三要积极探索推广多方参与、机制完善、互利共赢的新模式新做法。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途径,吸纳当地村民参与经营或管理的“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村集体和村民利用资金、技术、土地、林地、房屋及农村集体资产等入股乡村发展合作社、驻村企业,鼓励企业实行保底分红,激发广大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推动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