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足下千里写民生让读者感受榜样的力量回忆之光照亮往事之河
第016版:共赏百本好书
上一版 下一版 
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
足下千里写民生
让读者感受榜样的力量
回忆之光照亮往事之河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6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足下千里写民生
——《千里走乌江—当代乌江流域考察实录》序
周勇

  内容简介

  由重庆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千里走乌江——当代乌江流域考察实录》是一本以新闻报道为主的图书。书中的报道以纪实手法,全方位记录了乌江流域各主要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文化继承发展等方面的变革、演进、交流、经验,同时也记录了武陵山区协调发展存在的困难,以及需要解决的一些难题,并就此提出了一些思路性的方法。

  最近,欣闻《千里走乌江——当代乌江流域考察实录》一书即将出版。重读书稿,与10年前在《重庆日报》上读到的《千里走乌江》系列报道相比,对我仍有震撼和感悟。

  2011年7月,中宣部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史称“走转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坚持“三贴近”、保证新闻舆论真实准确、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树立和维护新闻工作者良好社会形象的基础性工程和长期任务。

  时任重庆日报副总编辑的向泽映同志率先响应,带队策划推出了《千里走乌江》大型系列报道。他们冒着大旱酷暑,行进在崎岖的贵州高原、武陵山区,先后途经重庆的涪陵、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和贵州的威宁、安顺、毕节、清镇、开阳、遵义、瓮安、余庆等36个区县,采访了上百个贫困乡镇,行程4800多公里,先后采写了几十篇稿件,拍摄了上千幅图片。

  这组报道于2011年9月6日起在《重庆日报》刊出,向读者全方位、多视角、原生态地再现了乌江流域经济发展、社会演进、文化交流等实况与变迁,于11月17日才告结束。这组报道受到中宣部和中央媒体的充分肯定,也成为我市“走转改”活动的一项重要成果。

  在这次对乌江流域的考察采访过程中,作者坚持“以眼代嘴,以腿作笔,不到现场不采访,不见现场不写文”的理念。因此“千里走乌江”的系列报道均以纪实的手法,采用特写、访谈、现场实录等体裁,全方位、近距离、多视角地记录了乌江流域各主要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文化继承发展等方面的变革、演进、交流、经验。同时他们也根据武陵山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以及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路性的建议。

  10年来,《千里走乌江》系列报道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千里走乌江》系列报道是优秀的新闻纪实作品。对贵州毕节、清镇、开阳等区县经济发展历程的详尽报道,给人启迪,发人深省,尤其对于渝东南地区来说更是如此。渝东南地处武陵山区,是连片贫困地区,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生态,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环境的关系,促使百姓脱贫增收?我相信系列报道中所谈到的一些有关创新社会管理、新农村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环境治理、农民脱贫致富的经验和方法,在今天仍然是具有借鉴和推广意义的。

  《千里走乌江》系列报道是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深入践行新闻战线“走转改”的具体表现。他们将“走基层”作为躬行“实践出真知”的课堂,急民所急、忧民所忧,在真实反映事实的同时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在行文中,他们用民谣、谚语、熟语、歇后语替代了官话套话,让文章少了“书卷气”,多了“人情味”,拉近了媒体和群众的距离,增进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

  《千里走乌江》系列报道也使我重回“第二故乡”,感受到乌江流域的巨大变化。1969年,我从重庆插队落户,就是沿着这千里乌江走进武陵山深处彭水县的。作者笔下的白涛镇、白马镇、羊角镇、江口镇等等,都是我50多年前一步一步丈量过的穷山恶水。那里曾是国家级贫困县,是重庆贫困程度最深的4个县。2020年《重庆日报》拉上我,重新走进“酉秀黔彭”,走回到我曾经落户的梅子垭,那里早已没有了昔日的贫困。抚今追昔,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贫困山村发生的历史巨变。因此,这部著作又可作为千里乌江流域摆脱绝对贫困的重要见证。

  书中的一些段落,也是时代的印记。

  其中有一篇叫《蜀中山水乌江奇》的稿子记录了一处叫做“龙门峡”的景致。它位于彭水县城以上乌江边,有一座龙门峡,堪称乌江上的又一胜景。作者写道:

  这“龙门”高25米、宽20.4米、厚11.6米,为悬崖峭壁上一半月形天然石门,蔚为壮观。以龙门为中心,方圆几里,山形独特,藤蔓垂挂,山花烂漫,众多溶洞乳石奇观引人入胜,若干墨客题咏石刻供人鉴赏,流水绕山穿峡,飞鸟翻飞啾鸣,构成了一组赏心悦目的风景群……站在龙门顶上,检阅群峰,大有“万物俱下我独尊”之感。

  这里就是我当年插队时不知经过了多少次的“龙门峡”。不过,50多年前,因为食不果腹,前路茫茫,我写的是:

  走出鹿角场不久,就到了一处叫“龙门峡”的地方。一座巨大的山崖拦在路上……一直走到山脚下,又才回到马路上来。这时抬头一看,嗬,好一处大开大合的风景哟,又让我们抄了一大段近路。

  作者的感觉和我当年的感觉完全不同,这也折射了时代的巨变,肚子吃饱了,穷山恶水就变成了青山绿水。

  10年过去了,那些“走转改”的日子我仍历历在目。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让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