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对年轻人来说,是步入社会的第一道“关口”。2022年,重庆高校毕业生达到30.9万人,比去年净增6.5万人,就业形势复杂严峻。这群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即将单枪匹马闯荡“江湖”,经历风吹雨打,现阶段尤其需要社会各界“搭一把手”。
为了促就业,重庆想了很多办法——举办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活动、聘用“引才荐才大使”、开展市内高校集中组团访企拓岗活动、举行直播招聘……政府部门出台各种政策为学生“站台”,高校主动作为拓宽学生就业路径,企业积极响应稳岗倡议彰显社会责任,这些无疑都为学生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毕业生是人才的富矿,本应成为“香饽饽”,但受疫情影响,很多招聘活动被按下了“暂停键”,使得企业和毕业生之间缺乏了解、缺少交流。而对于那些注重技能熟练程度的职业院校毕业生而言,面对面交流十分重要。众多毕业生“养在深闺”,如何“酒香四溢”?对此,众多高校主动站出来、走出来,积极走访企业,为毕业生和企业“牵线”,搭建起了高质量的供需桥梁。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向毕业生伸出“橄榄枝”。
高校比学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完全有力量梳理产业需求、找准发展机遇,让毕业生赶上时代这趟“列车”。前不久,四川外国语大学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机遇,积极和成都企业对接,重点关注电商、外贸、科技型企业用人需求,就极大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此外,通过高校直推,畅通需求端与供给端,打通“学校-学生-企业”的闭环,以多元岗位满足毕业生求职需求,也帮助众多毕业生实现了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当然,仅仅搭桥还不够。如果不能面对面,还可以积极推动“云面试”“云上就业签约”等系列活动。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大数据智能化时代,互联网为学生求职、企业招聘提供了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仙桃数据谷内,一位重庆职业院校副校长不遗余力地推荐着毕业生:“我们还没落实就业去向的毕业生,不少与仙桃数据谷企业的专业契合度是比较高的,欢迎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来招聘我们的学生!”校企联动、多措并举,用心用情助力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定能让他们的求职之旅多一份安心,多一份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