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重庆在全球化格局中的循环畅通用法治助力乡村振兴坚持走内生式乡村振兴之路着力提升新时代青年网络素养以“五治”融合推进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
第023版:思想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加快重庆在全球化格局中的循环畅通
用法治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走内生式乡村振兴之路
着力提升新时代青年网络素养
以“五治”融合推进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0 月 1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思践悟

着力提升新时代青年网络素养

莫玲玲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着力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青年是网民的主体,是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有生力量。高校作为培育中国好网民的重要阵地,引导广大青年形成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培育崇德向善的网络行为规范,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守正创新,着力提升新时代青年网络素养。

  发挥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校教师要做网络文明建设的先行者,成为新时代青年信赖的“网友”、学习的榜样。要做好带头示范作用,在使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网络自媒体时,严格遵守网络文明行为规范,时刻做到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树立良好网民形象。要开展好网络课堂,加强与青年的交流沟通、答疑解惑,平等互动、真诚相待,用教育情怀和根植于内心的正能量帮助新时代青年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弘扬文明风尚。

  打造网络传播主流阵地。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要加强网络空间思想引领,精心做好网上重大主题宣传,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特别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变化新成就,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理论宣传活动。要坚持立德树人,深入开展网上党史学习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评选模范人物、宣讲红色故事、唱响时代赞歌等活动成为网络传播的重要内容。要结合青年成长需要,引导网站、公众账号、客户端等平台,精心打造既有政治性、思想性,又有艺术性、鲜活度的优质网络文化产品,创新网络交流和表达方式,把青年经常关注的网络平台建成他们经常光顾的“图书馆”,变成竞相展示风采的“大舞台”。

  激发青年内生动力。互联网时代,青年是网络的主要使用者和内容生产者。要把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健康上网、正确用网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加强青年的网络知识、网络技能培训,让新时代青年不断认识新事物、抢抓新机遇,积极参与构建清朗网络空间。要强化青年自律意识,引导广大青年尊德守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促进青年自觉提升网络素养。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如组织网络征文比赛、原创文化视频制作、网络歌曲创作等多种方式,提升网络文明素养,引导新时代青年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建设,让新时代青年远离沉溺网络世界的“虚无”,牢牢把握成长成才的“充实”。

  (作者单位: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