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李林 |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重庆下一步应该怎样发力?研讨会上,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李林建议,重庆应该聚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围绕优势产业,强化川渝两地协同配套力度,共同融入全球价值链。
近年来,我市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上持续用力,取得重大进展,已形成一定的产业优势,具备带动区域协同发展潜力空间。但与此同时,重庆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不高、韧性不强、支撑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对此,李林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要聚力关键产业和重点领域,加快优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分行业做好产业链供应链战略精准设计和政策靶向供给,推动全产业链系统优化和升级,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国际需求适配性。加快培育大企业、构建大平台、畅通大循环,提升资源要素配置效能,推动企业集群化布局、产业链条化发展。
二要聚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强产业链供应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依托重大产业平台、创新平台和开放平台,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高端芯片、基础软件、传感器等薄弱环节,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做好综合性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布局,增强科技创新和研究力量,深化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强化战略科技支撑。
三要聚力产业基础再造和质量提升,加快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水平。以质量品牌为重点,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大力发展品牌企业、品牌商品和品牌服务,引导企业发展网络化协同研发制造、个性化定制等增值服务,做强“重庆标准”“重庆服务”,塑造“重庆制造”优质品牌形象,提升重庆产品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要聚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需要,分类施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针对电子信息和汽车两大在成渝地区发展较好的产业,要强化川渝两地协同配套力度,制定区域专项产业规划,打造稳定共享的供应链体系,逐步融入全球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