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顺 |
关于稳定和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的方向、路径和方法问题,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顺分别用“链之问”“链之路”“链之法”给出了回答。
他认为,我们所处的世界正在向数字化、智慧化发展,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也要顺应技术的变革,朝着数字化、智慧化的方向顺势而为。在这个方向上,好的路径是应该以技术为“线”,以企业为“环”,在“政产学研创投融用”八方助力下,上中下游企业、前后左右配套等环环相扣形成共同进步的良好生态型“链条”。
“明确了方向和路径,下一步就要落实到方法上。”李顺重点就稳定、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的“链之法”提出了三点建议:龙头成群提能级、链化成套保安全、育端成链促成长。
龙头成群,解决的是提升产业链能级的问题。李顺认为,“龙头”企业要当好链主,必须主动聚集全链要素,特别要有意识地利用自身影响力号召力,聚集一批提供核心零部件和基础原材料等要素的“龙身”“龙尾”企业;与此同时,“龙身”“龙尾”企业要积极向“龙头”企业聚集,与“龙头”共舞,伴“龙头”长大,抓住机会实现自身的发展。
链化成套,解决的是保障供应链安全的问题,即企业对供应商产品有长期稳定的、大量的、集群成套的需求,供应链的保障力和抗风险能力才会强大。李顺谈到,在当前全球“缺芯”的情况下,重庆的汽车、电子产业虽然遭遇芯片紧张,却没有遭遇断供停产,就在于发挥了专业保障、合作保障、集成保障等多渠道多方式的有效配套,每个龙头企业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化解危机。
对于一些布局比较分散、链化程度不够的企业,李顺建议将更多注意力放在有实力的集成商身上,与集成商间接成链,保持长期合作,由它们来维护更上游的设备、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供应。
育端成链,解决的产业链供应链的成长性问题。李顺表示,要紧抓全球产业链重构机遇,开展端对端的培育和引进,打造高端放量、中低端升级的政策环境和孵化生态,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梯队培育工程,让更多本地企业能参与更高水平的市场竞争,在竞争中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形成更优的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