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庆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吴安 |
“近几年来,重庆在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链的完善方面成效显著,但整体来看,全市产业链发展仍面临着产业层次不高的问题。”研讨会上,重庆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吴安建议,重庆补链、强链,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尚需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
吴安认为,重庆产业层次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汽车、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附加值率不高,高价值产品比重不大。从2020年主要产品出口均价看,“重庆造”汽车、笔记本电脑、手机等低于广东、江苏等东部发达地区甚至全国平均水平;二是产业高技术化程度不高。如,装备制造业中的高端装备占比,化学、非金属矿物制品、冶金工业中的新材料占比,以及电子信息制造业中的电子元器件占比都较低;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高端装备,存在较强的进口依赖。
如何提升重庆的产业层次?吴安建议:
一方面,要发挥终端产品制造龙头企业在整合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中的牵引作用,可通过龙头企业品牌、技术、质量水平提升及行业标准制定权等,带动零部件或原材料配套企业整体提升。
其中,汽车整车龙头企业要不断提升品牌定位,向价值中高端迈进;电子制造业要依托既有的笔记本代工企业以及移动终端通讯设备制造企业,加快集聚研发环节企业,加速集聚笔记本CPU、存储部件、电子元器件尤其是集成电路企业,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另一方面,要发挥创新在产业层次提升中的驱动作用。首先,要丰富创新支持手段,推动协同创新,梳理我市在关键共性技术上的研发状况,引导和推动市内企业主导或参与到全国性的关键共性技术的联合开发中,改变在关键共性技术上分散、重复研发的现状。
其次,需强化对进行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以及研发强度高的企业的支持力度,丰富完善补贴、专项基金、税收减免、股权投资、政府采购等各种资助手段,建立完善政府分担风险机制。再次,需强化高技术、新技术对既有产业的改造提升,如以智能化改造引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和新模式在工业企业中深度运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