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化生活的普及,扫码点单越来越流行。毫无疑问,扫码点单有着电子类服务特有的便捷优势。它减少了排队点单的时间,提高了翻台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也有效减少了人际接触。对餐馆老板来讲,服务员越来越难招,扫码点单省钱省心;对顾客来说,手机上看菜单避免了服务员在旁等待的尴尬,对“社恐”人士十分友好。
然而,扫码点单虽好,但对有些消费群体而言,却不尽友好。一方面,在消费体验上有美中不足之处。扫码点单的便捷是建立在网速快、手机反应速度快的前提下,如果饭店网速差、手机反应慢,就会存在扫不出、加载慢等情况,徒费时间,也与便利点单的初衷背道而驰,更让顾客的消费体验大打折扣。且许多扫码点单,都需关注公众号或注册会员,或要求顾客微信授权等,然后强推各类服务或广告,对顾客产生骚扰。更重要的是,扫码点单对老年人等不懂使用或没有智能手机的群体十分不友好,对其消费制造了障碍。
另一方面,在用户需求上不够匹配。相对冷漠的人机交互,许多人更钟情于传统的菜单点单。一份菜单,方寸之间,便见各种菜品组成以及点了哪些菜,方便补充,体验更好。而且,菜单点单时,食客在与服务员沟通的过程,也是帮助餐厅了解食客、食客了解餐厅的一个良性互动过程;餐厅可以摸清食客口味,做出更对口的菜品,有针对性地推荐特色菜品,吸引食客下次再来;食客也可以很方便地依据自身口味,告知“别放葱花”“不要辣椒”等琐碎但必要的细节……烟火味、人情味其实往往就蕴含在这简简单单的三言两语之中。
市场需求百花齐放的时代,一种过于单一的服务方式,无论再怎么智能,终归还是会陷入“单向度”的窠臼。考虑到现实需要,其实我们还是该适时地呼唤一纸“线下菜单”的回归。或许对餐厅而言这是“多此一举”,然而对有特殊需求的顾客而言,这恰恰才是真正的周到、便利。追崇差异化的时代,满足顾客差异化的需求,这应当成为一家餐厅、一个行业该有的追求。
(作者系郑州大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