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三个着力点要着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以创新“点餐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第016版:思想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三个着力点
要着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以创新“点餐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9 月 2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践真知

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三个着力点

郝俊杰 刘建锋

  2020年第17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打好组合拳,把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理论性和针对性,让学生都爱听爱学、听懂学会。

  做到教学内容有深度。一是思政课教学内容要明确导向。思政课教学内容要强调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结合,遵循教学规律,强化教学目标,狠抓教学体系建设,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特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学生在思政课教学进程中拥有更多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要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之中,把实践中“活的灵魂、活的思想、活的理论”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之中,帮助学生明是非、清正误、找对错、辨长短,做到虚实结合、棱角分明、情理交融。二是思政课教学内容要夯实基础。要注重教学内容与世情国情社情民情深度融合,不断丰富和拓展思政课教学内容,形成融时代性、思想性、学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立体化教学内容,全面、生动、切实地展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三是思政课教学内容要加强认同。要选用最能展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素材,选取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生最喜欢的多元化模板,寻找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最具中国道路特色、中国制度特色、中国理论特色和中国文化特色的鲜活素材,让学生感受到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感受到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做到教学方法有温度。一是要实现理性与感性教育的统一。思政课要解决好学生理想信念问题,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要强调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夯实和厚筑思政课,引领学生愿学能学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理性认识;同时,思政课也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授的过程中持续融入感性的认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魅力。二是要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统一。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要打造显性的教育场境,讲究轻重适度、泾渭分明,理清聚焦点、找准关注点。教师要有序、有效、耐心、全面地规划好教学进程,让教学内容扎实、层次分明、有条有理。要紧扣教学目标,狠抓教学中心环节,让学生深入思考相关问题,形成学科的思维方式,借助科学的方法观察、剖析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勤思善思能思会思。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讲自己的切身体会,用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方式将“思政元素”植入“全部课程”,化枯燥、抽象的授课为生动、具体的讲述,让学生从中能够真正受到教益。三是要实现课内与课外教育的统一。坚守思政课课堂主阵地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实现学生的幸福感和愉悦感。思政课要从创新课堂教学内容和教授方法着手展开思考。在课堂教学上,课堂教学怎样谋划、课堂聚焦点怎样入手、理论与实践怎样实现统一等,都要求思政课教师从学生的情感、阅历和客观实际出发做全面梳理、精心规划,让学生真正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课外教学上,要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到教学中,构筑起思想融通的“动力源”,让学生浸润在文化的海洋中,提升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

  做到师资队伍建设有力度。一是准确把握好质量与数量的关系。高校要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打造一支“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一方面,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质量建设,从理论素养、教授能力、教学水平等方面夯实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另一方面,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按照国家要求抓准配齐教师队伍,确保和满足教学科研的人才需求。二是准确把握好笃学与探求的关系。思政课教师要时刻秉持以一名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和教育家的理想信念来引领毕生的学与研,将其作为理想信念坚持的方向和目标;要静气凝神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笃学勤思、触类旁通、知行合一上下功夫;要始终不渝地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要将党的创新理论与思政课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笃学与探求的关系,以笃学促探求,以探求促笃学。三是准确把握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思政课教师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善于运用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思想正确应对、处理和解决问题;要以厚基础、宽口径、多样化为路径,深刻遵循、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和育人成才规律,持续提升教书与育人的本领和才干;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正确的政治导向,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深度融合,不仅教授学生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思想,而且要让学生在学深悟透上持续发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者郝俊杰系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宣传部部长,刘建锋系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教授;本文系2020年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20SKSZ102)阶段性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