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廖怡飞)当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陶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近日,一场由古代巴渝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碰撞而成的设计展——“捧在手中的佛窟”在南岸龙门浩老街开展。该展以本土传统艺术瑰宝大足石刻宝顶山的华严三圣龛、荣昌陶为灵感,结合时下城市生活的特征,让传统美学激活创意,让文化走进生活。
本次展览由重庆出版集团主办,通过实物、静态图文、音视频等展示方式,结合现代艺术设计与文化生活体验区的互动效果,让观者深度感悟传统文化的厚重和艺术形式的推陈出新。
展览由三个展区串联而成。第一个展区向参观者讲述了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作为中国石窟艺术史上划时代丰碑的重要意义,宝顶山华严三圣龛作为大足石刻的造像典型,是其地理成因、力学原理、宋代美学的集中体现。
第二个展区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陶”的传承演变轴线,对应百余年前具有代表性的荣昌陶作品,整体呈现在参观者面前,让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荣昌陶,在其家乡重庆再次被“父老乡亲”们深度关注。
中国陶瓷在全世界享有极高盛誉,而始于唐宋的传统陶瓷镶嵌工艺则是其中瑰宝。
第三个展区不仅展示了中国陶瓷的传统镶嵌工艺技术,展区内通过复盘青年设计师与手工匠人们对文献深度研究、对艺术创新勇敢尝试、对制作工艺精益求精的工作场景,向参观者阐释千年的文化积淀与当代人生活方式如何被凝练于作品之中。
“以当代人喜欢的艺术形式去延续大足石刻的文化影响力,其本身也是对大足石刻的保护方式之一。”对于此次重庆本土文化创新的尝试,曾担任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现大足石刻研究院)首任馆长的郭相颖表示,“我们应该呼吁更多的文化艺术创意者,站在传统文化的基石上,以不同的角度去表达和创新,这样的传承才能够让文化真正活起来。”
据了解,本次“捧在手中的佛窟”文化艺术设计展将持续至2024年1月8日,面向市民免费开放。接下来,策展团队还将深度挖掘大足石刻等重庆本地文化精髓,推出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更丰富的文化创新延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