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白云洒向行驶在成渝高速路上的越野车时,又一个绚丽的早晨到来,我和驴友在晨曦中自驾到中国石牌坊之乡隆昌市,穿过城郊绿意葱茏的林区到达素有“川南明珠”“候鸟乐园”的古宇湖景区。
聆听蝉儿唱歌,是从孩提时开始的,数十年来,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逢夏末初秋,都会选择在晴朗天去欣赏山川美景,漫步溪边、林间倾听鸟鸣虫吟,尤其是聆听蝉鸣的声音。
在古宇湖景区,漫步在弥漫着清新空气的林间,只见常绿树木、落叶乔木高低错落,在风中摇曳绽放的山茶、梧桐花花香四溢,生机盎然。成双结对的水鸟在湖里悠闲地游着,或腾飞或扎猛子,让清澈的湖面荡起层层涟漪,鸟儿时不时还会发出欢快的叫声……让人心旷神怡。
在枝繁叶茂的女贞树干上,体小、棕色的蟪蛄蝉在断续的发出“吱——吱——吱——”的叫声;趴在树叶稠密的松树枝干上的连续发出“吱吱吱”声的黑蚱蝉,声音特别大,叫个不停;伏在梧桐树上、体形中等的绿色寒蝉有节奏地发出“知了——知了——”的声音。
源于多年的习惯,聆听蝉儿唱歌,都会走近蝉儿,和它们交流心事:蝉儿蝉儿,好久不见,甚是想念……,之后,在不同的地方,都要目睹蝉儿是啥品种,是雌蝉还是雄蝉。
我从旅行包里拿出两支医用棉签,轻轻压住蝉身,会叫的是雄蝉,它肚皮上有两个小圆片的音盖,音盖内侧有一层透明的薄膜,这层膜叫瓣膜,其实是瓣膜发出的声音,人们用扩音器来扩大自己的声音,音盖就相当于蝉的扩音器一样来回收缩扩大声音,就会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反之,肚皮上没有音盖和瓣膜的是雌蝉,就不会叫。
用棉签压住了胆小的雄蝉,它就会发出“怕呀——”的尖叫声,当即就被吓得“屁滚尿流”,快速地撒出一泡尿。其实,不是尿。据《法布尔昆虫记》描述,蝉每天吟唱着单调的歌,靠吸很多的树汁为生,来维持其体力。平时,蝉把吸来的多余汁液存放在直肠里,当受到惊扰要逃跑时,为减轻体重飞得更快,它便及时排掉汁液,来逃避敌害。
最难忘的是,六年前的初秋,在西昌旅游期间,去到邛海的茂密森林里,在黄连木上见到了体形大、外表极其华美,复眼红色、胸部边缘为草黄色一个圈、前翅翅面为黑色、翅脉为荧光黄、翅脉分布规则的西昌网翅蝉,“她”在三千多种蝉类里是最艳丽的。
走在落了一层枯叶的林荫树下,在林间小溪旁,我寻找到一棵松树下一坨长满青苔的卵形石头,用旅行垫子垫上憩息,此时,蔚蓝的天空白云漂移,炙热的阳光已透过茂盛的树冠照射到了足下的大片青草地,让附在草丛、花朵、绿叶上的露珠儿晶莹透亮;画眉鸟在树上折腾着,发出“咕咕咕”的叫声;轻盈的小鸟在树丛里“啾啾啾”地叫着;花蝴蝶轻舞着翅膀,伸出细长的针形嘴在慢慢采花。太阳好像散落到了湖里,发出了一团团耀眼的光芒。
我从旅行背包里拿出一本余秋雨定稿合集《文化苦旅》静静品读,一边享受秀美山川的灵气,一边慢慢汲取书中的精神食粮;伴随林间的各种舒心悦耳的声音,真的好惬意。
林间的蝉儿冒着烈日,“嘶呀——”“知了——”声音漫长、高亢、嘹亮,一会儿低吟,一会儿高唱,时而像悠扬的笛子声,时而又像潇洒飘逸的古筝音。
聆听蝉音需要有愉悦的心情,慢慢会让人亢奋激昂,直到陶醉。
在这优美的环境里,我在疲惫的品书中靠在松树上打起了盹儿,心灵已在蝉声中蛰伏,在这无尘的环境里得到净化,融于大自然之中,能倾听到心房血脉流淌的声音,聆听到时光流失的响声,朦胧中仿佛看到了品味高尚的蝉的一生……
蝉的蛹在地下要度过三年左右地狱般的生活,有的蝉或许更长。其间,它用尖利如锥子的嘴吸食树木根部的液体。然后在某年夏季的一天破土而出,凭着生存的本能找到一棵树爬上去,为防止缺水而死,会等待在黑夜、阴雨天,在潮湿的地方紧紧抓住树枝、草茎等处蜕壳。蝉儿在地面上的寿命只有80多天。
蝉的幼虫形象始见于公元前2000年的商代青铜器上,从周朝后期到汉代的葬礼中,人们总把一个玉蝉放入死者口中以求庇护和永生。小盹醒来,神清气爽。再听蝉音,另有一番韵味。恰如诗人李商隐对蝉的评价:“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在诗人陆畅的眼里,蝉与诗人的心意是相通的。
“蝉本无知,然许多诗人却闻蝉而愁,只因为诗人自己心中有愁,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在他的作品《人间词话》里说。
林间漫步返程,依依不舍与蝉儿告别,并习惯留意蝉儿在草丛和树枝条上脱下的壳,每当见到蝉壳就觉得还是活着的蝉儿,不忘数十年收藏蝉壳的习惯,轻轻地摘下,完整地放入锦盒中。
据《中国药材学》记载,蝉脱的壳名叫蝉蜕,富含甲壳素、异黄质蝶呤、赤蝶呤、腺苷三磷酸酶,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咽喉肿痛、风疹骚痒、目赤目翳、破伤风、小儿惊痫、夜哭不止等症。
一路走来,想到自命清高的蝉儿在树上餐风饮露,在它短暂的生命中过着清贫的生活,还天天快乐着,它们不畏惧生命的短暂,用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信念、声嘶力竭地歌唱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着实让人钦佩。它的精神将激励勤快的世人不畏艰难,为创造美好生活奉献一份绵薄之力。
(作者系媒体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