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功发射援埃及二号卫星以科技创新赋能低碳智能出行疆渝特高压直流工程渝北换流站开建高水平推进区域配套设施建设助力一线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摄入过多超加工食品与患癌风险上升相关
第03版:创新争先建功新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我国成功发射援埃及二号卫星
以科技创新赋能低碳智能出行
疆渝特高压直流工程渝北换流站开建
高水平推进区域配套设施建设
助力一线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
摄入过多超加工食品与患癌风险上升相关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2 月 0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荣昌区科协:
助力一线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

记者 于金可

  近年来,荣昌区科协认真履行“四服务”职能职责,紧紧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工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助力一线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取得明显成效。

  细化服务内容

  为科技工作者成才提供平台

  荣昌区科协制订了“荣昌区科协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了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活动内容,切实增强服务实效,让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发挥作用。

  2022年,区科协制定了《重庆市打造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荣昌区实施方案(2022—2025年)》。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广泛地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破解组织建设难题;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科技人才的科协工作体系;培养引进使用科技人才、服务中心大局;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汇聚科技力量等四大板块着力开展改革试点工作,目前改革初见成效。

  荣昌区围绕“推动农业科学普及·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主题,选派69名科技特派员+21名联络员+63名基层科协“三长”开展农业科技宣传系列相关活动,并录制种植养殖技术培训视频进行线上科普宣传推广。同时,邀请西南大学的专家和荣昌区级专业技术人才开展蔬果种植、畜禽养殖等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50余场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科普技术培训,服务好广大科技工作者。

  近年来,区科协充分利用组织优势、人才优势,建立了“科技专员+联络员”的服务模式,并针对海外专家、科技领军人才对应落实科技专员和联络员。积极主动加强联系,提供服务,解决科技工作者实际问题。

  发挥科协优势

  架起学会协会服务基层的桥梁

  通过点对点、专人负责的形式,由领导牵头分别联系21个镇街科协、22个区级学会、51个企业科协科技工作者,做到与科技工作者随时沟通,并及时了解掌握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心声。

  近年来,区科协结合中国科协、科技服务团、市科协资源力量,聚焦荣昌“1+3+1”主导产业需求与科协职能范围有效衔接,积极发挥学会骨干在不同的组织和社会环境中发挥关键作用,推动科技项目落地、科普团队发展。

  与此同时,区科协加强与西南大学、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合作,共同建设重点产业技术研究院和荣昌区启点数字工程技术服务中心,着力推动“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建设;推荐远觉镇奶牛养殖企业、荣昌肉兔养殖企业与西南大学联建2022年“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荣昌琪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与西南大学联建2023年“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新成立重庆市老科协助企创新服务荣昌工作站1家。

  2022年,区科协推荐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参与百名顶尖人才智汇专项项目评选并获得30万元奖励资金。今年6月,刘作华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先进个人荣誉。

  2023年,区科协组织发动一线科技工作者立足岗位开动脑筋、勇于创新,推出一批小发明、小技改、小设计,积极向市科协推荐22个项目,最终有7个项目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搭建服务平台

  推动产学研成果落地开花

  搭建科技工作者联系服务平台,通过采取组建“荣昌科协工作站QQ群”、成立“荣昌区国家高新区科协”组织等行动,努力扩大科技工作者联系服务覆盖面。

  区科协以企业创新需求为导向,研发机构为依托,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纽带,力促两院院士及其专家团队向荣昌区企业集聚,为企业提供科技支撑,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人才队伍创新化、市场竞争有力化,有效地提高了荣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引进张懿、齐涛、曲景奎等院士、专家团队20余人,并在重庆昌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建立张懿院士工作站,助推荣昌工业清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为行业技术升级、科研成果转化贡献科技力量;引导了荣昌高新园区、华森制药、澳龙生物3家海智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建有院士工作站1家,海智工作站3家。

  近年来,区科协不断固化平台搭建落地工作,丰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定期走访慰问、每年召开一线科技工作者座谈会、创建“科技工作者之家”等活动内容,切实增强活动实效。加强科技工作者政治思想引领,利用代表大会、全委会、培训会、座谈会等时机,强化科技工作者政治思想工作,教育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荣昌区科协持续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和文化氛围,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从而实现长期可持续的人才培养及创新。

  接下来,荣昌区将持续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和奖励优秀人才的发展,充分发挥系统人才优势,实施人才战略,把发现、培养、凝聚、举荐、用好人才贯穿于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技术服务、决策咨询和组织建设等科协工作的各个方面,取得有效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