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赵杰昌 邓艺)“重庆在桥上,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桥都,要力争把‘中国桥梁博物馆’建在重庆。”近日,重庆市桥梁协会副理事长、重庆市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刘强,在重庆图书馆做“桥都桥梁——山城建设之脊梁”文化讲座时如是说。
讲座中,刘强援引《山海经》、大禹治水的故事,溯源由路生桥、人类逢山修路、遇水架桥的历史,并通过多媒体进行形象展示,系统讲述了桥梁设计、建造、保养、诊断、维护等专业知识,讲座生动具体,赢得现场听众阵阵热烈掌声。
据了解,2005年,中国桥梁界最权威的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桥梁委员会年会在重庆召开,该年会一致认定:重庆市是中国的桥都。重庆直辖以来,桥梁建设飞速发展,至2023年9月,各种桥梁已达16000座,长江、嘉陵江和乌江上建成的特大桥有128座,其中有4座桥梁结构形式的技术指标世界领先。
“重庆的桥梁是山城建设的脊梁,桥都文化是山城建设的软实力,把“中国桥梁博物馆”建在重庆,天时地利人和,好处多多。”刘强认为,在重庆建设“中国桥梁博物馆”,可以传承桥梁文化,弘扬重庆精神,传播桥都文化,推动中国桥梁建设。同时,在博物馆内构建“研培、论坛、桥梁医院”等机构,可做大做强桥梁产业,推动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另外,“中国桥梁博物馆”一旦建成,将成为重庆又一文化新地标和打卡之地,带动重庆旅游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