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盛绿水村 生态柑橘成熟可摘为乡村振兴育好“领头雁”彭水:蜂机协同辅助授粉 助力油茶增产增效以前没人要,现在成了宝全国秋粮收获已过九成半 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新高开州:“内外兼修”让乡村生活更美好塔菜种植技术
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万盛绿水村 生态柑橘成熟可摘
为乡村振兴育好“领头雁”
彭水:蜂机协同辅助授粉 助力油茶增产增效
以前没人要,现在成了宝
全国秋粮收获已过九成半 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新高
开州:“内外兼修”让乡村生活更美好
塔菜种植技术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1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前没人要,现在成了宝
——垫江县秸秆综合利用见闻
□新华社记者 赵佳乐

  眼下,秋收接近尾声,而位于垫江县周嘉镇的朱世华再生资源回收厂中,则是另一番繁忙景象。厂房中,一垛垛秸秆堆起了数米高,工人在忙碌地进行堆码、搬运工作,另一旁机器轰鸣,将秸秆加工成草支垫等草制品。

  “秸秆以前没人要,现在却成了宝。”朱世华再生资源回收厂负责人吴孟袁说。

  垫江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县耕地面积108万亩,年农作物秸秆产量达39万多吨。近年来,垫江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新模式、新途径,做好秸秆“另一半农业”大文章。

  垫江县原生态服务站站长邹其中介绍,垫江县按照“建、收、销”工作思路,利用废弃学校、工厂等农村闲置场地建设秸秆收储网点,向群众宣讲稻草收购程序、价格,同时多方寻找秸秆销路,打通秸秆从农户到企业、从田间到车间的通道。

  “目前周嘉镇共有5个收储点、5个小型草制品厂,镇上几家化肥厂也开始探索用水稻秸秆和花椒秸秆加工有机化肥,全镇秸秆离田利用率在80%左右。”周嘉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钟娟说,“我们还积极与相关企业建立业务关系,打通销路。”

  秸秆的离田利用既给农民带来了诸多便利,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邹其中介绍,垫江县给配合回收秸秆的农户每亩地30元的社会化服务补贴。今年垫江县秸秆收购价达到每千克1.4元,按一亩地能产出250千克秸秆来算,农民卖秸秆的钱可以覆盖来年购买种子、化肥的成本。

  “以前秸秆可是个大麻烦。”周嘉镇种粮大户叶红梅承包了700多亩地,轮作耕种水稻和油菜,谈起以前处理秸秆的经历,她一肚子苦水,“以前我们都是用全喂入收割机收割稻草,粉碎后还田,但是这样会留下很长的稻桩,播撒油菜籽的时候油菜籽落不到地,影响出苗。”

  而现在,叶红梅和朱世华再生资源回收厂建立了合作关系,由收储网点专门派人来收集秸秆,省心省力又省钱。

  除此之外,各地的秸秆收储厂、草制品厂也给附近的农民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不少农民干完农活后会到厂里打零工,帮忙收集、捆扎秸秆。“在周嘉镇,各类收储厂、草制品厂能提供约1500个零工岗位。”钟娟说。

  今年63岁的周嘉镇村民蒋礼禄一家是脱贫户,现在他们一家三口人在朱世华再生资源回收厂上班,每年3人务工收入2万余元,同时家中卖秸秆还有1500元收入。

  “以前禁烧秸秆只‘堵’不‘疏’,许多农户晚上偷偷地烧。”邹其中说,“秸秆燃烧产生的浓烟飘到附近公路上,阻挡视线,带来交通安全隐患。露天焚烧也给森林防火等工作带来压力和风险。而秸秆离田利用后,全县秸秆露天焚烧现象大幅减少,环境也有所改善。”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