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贼,这个海洋中的神秘生物,以其独特的适应性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很多人知道乌贼有喷墨的能力,但却不知道它还是海洋中顶级的“易容大师”。
善于伪装的头足类家族
乌贼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自己的肤色来进行伪装,适应环境。这种变色能力不仅可以帮助乌贼在捕食和逃脱时更加得心应手,还可以在求偶和交流时发挥重要作用。
头足类动物属于软体动物门的一个纲,因这类动物的足均生于头部,特化为腕和触手,故被称为头足类动物。乌贼、章鱼、鱿鱼等都是头足类动物。它们都是动物中的伪装高手,可以在短短的2秒内迅速地改变自己皮肤的花纹和颜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以此迷惑穷追不舍的捕食者。
海洋生物学家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与章鱼和鱿鱼相比,乌贼无疑是头足类动物中顶级的“易容大师”。举例来说,乌贼中的一些较为弱小的“单身汉”,会通过伪装使自己在外表上看起来像一位“优雅的女士”,从而成功地混入其他乌贼家庭偷偷地和雌性乌贼交配。它们的伪装是如此成功,有时甚至会被这家的“男主人”当成自己真正的妻子一并保护起来。
反光细胞帮助变色
乌贼能拥有如此高超的伪装本领,它们神奇的皮肤功不可没。乌贼的皮肤下隐藏着一组特殊的色素细胞,分别包含橙黄、橙红及棕黑3种色素体,每个色素细胞都由一条可以收缩和扩展的环状肌肉包裹。当乌贼放松肌肉时,人的肉眼是很难察觉到这些色素细胞的;而当乌贼收缩一片肌肉时,这片肌肉中的色素体就会被挤压到每个色素细胞的顶部,在皮肤表层显现出相应的颜色。乌贼正是通过收缩一部分含有某种色素的色素细胞,放松另一部分含有其他色素的色素细胞,自如地改变身体的整体色彩,形成各种颜色的花纹。
在色素细胞的下方,还有一类反光细胞——白色素细胞(向色体)和虹彩色素细胞(虹色素体)。
色素细胞具有反射不同波长光线的功能,不论是浅水层中的由各种光波组成的白色光线,还是深水层中的蓝色、绿色等短波长光都可以被白色素细胞所反射。
虹彩色素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叫作反射体的片状蛋白结构,这种结构像一面完美的镜子,能够反射各种颜色的光线。虹彩色素细胞通过调节这些“镜子”的位置,反射五颜六色的光芒,如彩虹般绚烂。
乌贼正是通过控制这两种反光细胞的位置,选择要反射的光线,从而改变皮肤的颜色。此外,反光细胞还可以与色素细胞相结合,使皮肤呈现发亮的紫色、橙色等鲜艳的色彩。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乌贼还拥有一种绝大多数软体动物不具备,即使在哺乳动物中也十分罕见的顶级武艺——在移动时也能很好地调节全身的虹彩细胞。
多变的图案与姿势
有科学家记录了乌贼身上的40多种图案,其中很多可以用来与其他乌贼进行信息交流,同时向其他动物发出各种不同的信息。比如,面对捕食者,乌贼呈现出具有警戒意义的图案;面对猎物,乌贼呈现出具有诱捕意义的图案,吸引猎物的注意与靠近。
乌贼在变换皮肤图案的同时,还会做出不同的姿势,使它们能更完美地“消失”。当它们隐匿在海草中时,会伸出触手并随着周围的海草一起摆动。当它们被放置到水箱中时,如果水箱壁上的条纹是纵向的,它们就会向上伸出触手;如果水箱壁上的条纹是横向的,它们就会在水平方向上尽量伸展身体。
逃跑也有技巧
当弱势群体遭遇天敌时,如果群体中的一位成员试图通知其他同伴,那它必然会承担更大的风险,因为这样做很容易暴露自己并成为最先被攻击的对象。从进化的角度看,最理想的同伴交流状态莫过于在不暴露自身的情况下成功传递信息,而乌贼恰好能做到这一点,它们可以对自己向同伴发出的信号进行“加密”,在保持自身伪装的同时,随心所欲地向其他家族成员传递各种信息,通知它们撤离或救援。
此外,乌贼还能在逃跑时使身体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波动,这种波动会与海水的波动频率相似,以混淆捕食者的视线。这一招非常有效,因为如果物体在海水中移动的同时呈现出有规律的波动,会使捕食者很难分辨物体移动的方向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