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惊叹于喀斯特地貌的美轮美奂、鬼斧神工时,也许很少有人能想到,碳酸盐岩的风化溶解,会像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样,对大气圈产生“碳汇效应”。
作为一项国家战略,“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在地质矿产领域,还有哪些方式可以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呢?
首先,“碳汇”是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碳汇可分为生物碳汇、海洋碳汇和地质碳汇。而岩溶碳汇,就属于地质碳汇。
有一种岩石,它的风化溶解过程会像植物光合作用一样,清除二氧化碳,对大气圈产生碳汇效应。这是什么样的岩石?又是怎么样发生的呢?
下雨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溶入雨水中,变成碳酸来到地表。这些酸性雨水可以侵蚀地表岩石——这时候,雨水中的碳酸与碳酸盐岩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碳酸氢根离子和钙镁——它们随着河流,飘到海里,生成碳酸盐岩,沉入海底。这种岩石风化溶解,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就是岩溶碳汇。
重庆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享有“中国地质奇观旅游之乡”美誉,园区内的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以碳酸盐岩溶地貌最具特色。这种碳酸盐岩风化溶解产生的喀斯特地貌,在我国称为岩溶地貌,这就是岩溶碳汇的结果。
那么,有哪些方式可以提升岩溶碳汇效果,进而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呢?
岩溶周围二氧化碳的浓度,会对岩溶碳汇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可以通过人工造林种草、土壤改良、外源水灌溉及水生植物培育等4种方式,将更多的大气二氧化碳转移到水圈中去,在水库、湖泊、河流、乃至海洋中储存。
2019年1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报告》,在“增加碳汇”部分,将刚才提到的4种增加岩溶碳汇的方法”纳入其中。这意味着岩溶碳汇在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增加碳汇等目标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全球岩溶分布面积为2200万平方千米,占陆地面积的15%,全球岩溶碳汇通量为每年5.5亿吨,相当于全球森林碳汇通量的33%、土壤碳汇通量的70%。就重庆而言,渝东南、渝东北裸露型碳酸盐岩面积约3万平房千米,岩溶碳汇通量为每年约200万吨,有较大碳汇潜力。
持续关注岩溶碳汇的发展,保护和修护我国南方裸露岩溶区的生态环境,持续研究我市岩溶环境,不但是践行生态文明的要求,也是助力碳中和的有效手段。
(作者单位:重庆市地质矿产测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