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一江清水出巴渝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正式建成让汽车会“说话”大足设成渝RCEP跨境贸易中心站国内首款三轴硅光陀螺进入测试阶段绿能纤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荣获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奖没有大脑的水母也有学习能力万州区开启数字时代发展新格局
第03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守护一江清水出巴渝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正式建成
让汽车会“说话”
大足设成渝RCEP跨境贸易中心站
国内首款三轴硅光陀螺进入测试阶段
绿能纤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荣获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奖
没有大脑的水母也有学习能力
万州区开启数字时代发展新格局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0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内首款三轴硅光陀螺进入测试阶段

  本报讯 (记者 廖洋 廖秋平 陈正春)日前,位于西部科学城江津片区(双福工业园)的重庆自行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自行者)完成了首款全国产化三轴硅光陀螺的性能测试,并受邀在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微纳器件与系统创新论坛上发布成果,这标志着三轴硅光陀螺开启了应用之旅。

  陀螺仪是惯性导航系统的核心部件。惯性导航系统作为现代智能产品的“前庭系统”,是卫星信号、视觉器件和雷达失效后唯一可以保障敏感载体自主导航的部件,是智能产品不可或缺的元器件。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化智能产品对惯导系统需求越来越大。目前,硅光陀螺惯导系统是实现低成本、高性能的技术路线之一。

  自行者自主研发设计的全国产化三轴硅光陀螺使用了与联合微电子中心共同研发的专用硅光芯片,采用成熟的硅基异质异构集成技术,将传统光纤陀螺的分立器件直接刻写在硅光芯片上。相比于传统同类产品,三轴硅光陀螺成本更低,精度和可靠性更高。

  全国产化三轴硅光陀螺的配套零部件70%是“重庆造”,核心芯片也是“重庆造”,实现了完全自主可控,产品的各项指标在全球均处于领先水平,主要用于无人机、无人驾驶车辆等领域。自行者作为国内硅光陀螺产研的领跑者,致力于集成光学技术、惯性陀螺技术和微纳制造技术交叉融合,助力国家惯导领域的科技和产业进步。目前,自行者与联合微电子中心完成了第二代硅光芯片的设计和流片,进入测试阶段。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