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于涛)“张医生,最近屋头人说我脾气又不好了,是不是更年期到了?”“张医生,怎么办,我最近一直失眠!”“张医生,我胸口皮肤一阵阵发红,还出汗出得凶,咋回事?”……
长寿区妇幼保健院妇科主治医师张琦时常遇到患者这样的主诉。一提到“更年期”,大多数人会联想到脾气暴躁、无理取闹。其实更年期保健有很多学问。
什么是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是每个妇女必经的生理过程,是从生殖期到老年期的过渡阶段,多数出现在40~65岁之间。”张琦时常给前来就诊的患者科普,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女性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约80%的女性经历过至少1种绝经相关症状的困扰,中国女性因绝经相关症状主动就诊的比例仍较低,据统计,即使在国内发达城市就诊率仍不足26%。
更年期综合征到底有哪些典型症状
张琦介绍,更年期综合征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月经紊乱,绝经过渡期的常见症状,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持续时间长及经量时多时少。二是血管舒缩,主要表现为潮热,其特点是反复出现短暂的面部和颈部及胸部皮肤阵阵发红,伴有轰热,继之出汗,一般持续1~3分钟到1小时不等。三是自主神经失调,常出现如心悸、眩晕、头痛、失眠、耳鸣等自主神经失调症状。26%的更年期妇女有心悸,而失眠的比例则高达67%。四是精神波动,常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并且情绪波动大,如激动易怒、焦虑不安、多疑或情绪低落、自信心降低、抑郁、不能自我控制等情绪症状,记忆力减退也较常见。
除此之外,可能会出现一些远期症状:一是泌尿生殖器综合征,超过50%的绝经期女性会出现该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排尿困难、尿痛、尿急等反复发生的尿路感染。二是骨质疏松,绝经后雌激素缺乏使骨质吸收增加,导致骨量快速丢失,而出现骨质疏松。50岁以上妇女半数以上会发生绝经后骨质疏松。三是阿尔茨海默病,绝经后期妇女比老年男性患病风险高,可能与绝经后内源性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四是心血管病变,妇女绝经后糖脂代谢异常增加,动脉硬化、冠心病的发病风险较绝经前明显增加,可能与雌激素低下有关。
更年期综合征有哪些治疗措施
“无明显症状的话,要注意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张琦说,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坚持锻炼,增强体质,增加日晒时间,健康饮食,增加社交和脑力活动,以促进正性心态。
如出现月经不调、情绪不佳、潮热不安等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则需前往医院就医。一般治疗方式有激素治疗、中药治疗、中医理疗、催眠疗法、运动疗法等。激素补充治疗有效性高,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日常生活要注意什么
张琦凭借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做了归纳整理:
体重管理:更年期妇女应保持健康、适宜的体重,BMI(体质指数)应在健康、正常的范围。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
饮食管理:日常饮食做到均衡、定量,避免过食或少食。摄入足量蛋白质及含钙丰富食物,如鱼、蛋、奶等;预防骨质疏松,增加豆制品摄入,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并搭配高纤维或全谷类食物。50岁以上的女性绝经后建议每日摄入钙1000毫克,注重维生素D的补充。
运动管理:定期进行体育锻炼,每周应坚持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选择骑车、游泳、广场舞、慢跑、瑜伽、太极拳等方式。
情绪心理:练习放松技巧,有节奏地深呼吸,学习管理情绪;保持愉快、开朗、乐观、豁达的心态。有心理不适时,可向朋友、亲人倾诉。出现严重的心理症状时,应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生活方式: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有吸烟史的女性患者应鼓励戒烟,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久坐或憋尿等不良习惯。
最后,张琦提醒广大更年期患者,更年期综合征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尤其是当今女性承受着较大的社会、生活、工作压力,遭遇更年期,一味地忍耐并不可取,应该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