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小记者走进重庆市地矿局208地质队探寻地质变化之谜消防安全进校园重庆市教师题材优秀文艺作品发布高中招生规模将有序扩大中职三科统编教材9月投入使用《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进入公示阶段重庆大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两江新区童心小学学生走进田间课堂
第05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小记者走进重庆市地矿局208地质队探寻地质变化之谜
消防安全进校园
重庆市教师题材优秀文艺作品发布
高中招生规模将有序扩大
中职三科统编教材9月投入使用
《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进入公示阶段
重庆大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两江新区童心小学学生走进田间课堂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9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江新区童心小学学生走进田间课堂

  日前,重庆两江新区童心小学的开学劳动第一课,在校园里的稻田里拉开序幕。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割水稻、打谷子,体验了一把劳动的快乐。

  活动现场,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三年级的孩子们拿着镰刀、手握稻穗根部,收割水稻;一年级的孩子们则负责将收割下来的水稻搬运到学校空地的打谷场;二年级的孩子们双手握紧稻穗,高高举过头顶,重复往木墩上摔打,一粒粒稻谷掉落下来,学生们便开心地欢呼起来。

  自2019年以来,每到秋季开学,这样的画面都会在两江新区童心小学上演。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与师生们一起收水稻、打谷子的,还有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科学家胡云喜。在活动现场,学生们围着胡云喜,争先恐后地提出了他们关于稻米的疑问。

  “叔叔,一斤稻谷可以产多少稻米?”“稻米是如何酿酒的?”胡云喜拿着一束饱满的稻穗,从稻种来源、水稻用途、怎么样才能种出好的水稻等,耐心地为孩子们进行了科普。

  活动上,该校发布了自主研发的自然生态劳动教育课程《问稻纪》。两江新区童心小学教育集团校长秦波介绍,《问稻纪》课程聚焦水稻,选取了水稻生长的四个关键点,分别对应清明、夏至、处暑、冬至,开发了4个主题式项目学习课程,包括《春天的希望:稻之源》《田野的精灵:稻田生态》《秋日的奇迹:一粒米的诞生》《自然的馈赠:从田间到餐桌》。

  “今天开展的就是《秋日的奇迹:一粒米的诞生》课程,孩子们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全过程探究一粒米如何诞生。孩子们通过完成水稻收割、打谷、晒谷、扇谷、脱粒五个劳动环节,掌握相关劳动技能;通过称重、对比计算稻谷与脱粒后的大米重量,学习基本的数学方法;通过开展秸秆粉碎翻压还田、保持土壤肥力一系列融学科探究,掌握丰收后处理方法。”秦波说。

  接下来,两江新区童心小学还与相关科普研发基地合作,共建科学教育试验田,开展科学家进校园、科学讲座、科学实验、科学调查等活动。秦波表示,该课程不仅在于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还在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热爱生活的品质。

  (来源:两江新区童心小学教育集团)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