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重庆市教师题材优秀文艺作品发布活动暨重庆市庆祝第39个教师节系列活动在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举行,为全市老师们送上节日祝福。
为庆祝今年的教师节,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的指导下,南岸区教委主创了庆祝第39个教师节题材MV《我们》。
据了解,MV取材于教师的日常点滴,通过娓娓的讲述,唱出教师的酸甜苦辣,表达了满满的温情。MV《我们》词曲作者南岸区教委副主任唐文表示,自己也曾经是一名教师,歌曲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包含了对教师、教育成长的思考,展现了全市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不忘“为党育人”初心,在默默奉献中肩扛“为国育才”使命。
值得一提的是,全国首部冬奥题材特教纪录片《扬帆,启航》也在现场进行了推介展示,纪录片以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师生参加冬残奥会为主线,展示师生克服种种困难,最终惊艳冬残奥会的全景记录。
该纪录片的故事原型发生在2022年的北京冬残奥会现场,重庆市特教中心扬帆管乐团的47名师生演奏了国际残奥委会会歌《未来赞美诗》,其中包括44名盲人学生、2名盲人教师、1名指挥。学生中年龄最小的10岁。他们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残疾人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传递着自强不息的中国力量。他们精彩的演出惊艳了世界。
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音乐教师李欣怡现场分享了扬帆管乐团的孩子们克服重重困难备战的故事。她坦言,对于这批孩子来说,最难的还是形体练习,让孩子们按照要求站好并微笑,可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形体什么才叫好,什么才叫端正,不得已,当时就想了一个对策,老师一个一个去纠正站姿,然后让孩子们用嘴咬着一根筷子来训练微笑。
纪录片导演牟雄杰表示,自己也在工作中收获着感动,这不仅仅是一部影片,更是一个充满坚韧与希望的故事,管乐团的孩子们在音乐的熏陶与陪伴中,消除了自身的障碍、跨越了彼此内心深处的隔阂、超越了生理缺陷,在原本黑暗的世界里,“听”到了光的声音,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能让大家感受他们的热情与坚韧,从而唤起全社会对特殊教育的深度关注和持续支持。
活动现场,来自第二届川渝青年教师风采大赛的优秀教师代表,以及重庆市第二师范学院、重庆市江北区华渝实验学校、垫江县教委实验幼儿园等学校的教师们也用情景剧、戏剧、话剧、舞蹈等形式多样的节目,为青年教师“代言”,彰显了青年教师“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
“近年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规划上优先安排,在资源上优先投入,在保障上优先满足,持续筑牢教育强市之基。”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宴兵在致辞中表示。
据介绍,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获评时代楷模1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4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0个,全国教育世家3个。目前全市有师范类国家级一流专业27个,通过教育部二级师范专业认证50个,通过率居西部前列。“十四五”以来共投入经费超3.5亿元,培训各级各类教师和学校管理者超8.6万人。深入推进“双名工程”,10名名师名校长入选教育部“双名计划”,30人入选教育部学科领军人才培养对象。
刘宴兵表示,全市教育系统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师者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