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樊洁)近日,“中瑞(重庆两江)产业园杯”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正式落下帷幕。大赛由市人力社保局和两江新区管委会联合承办,来自中国、瑞士、英国、法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300多名海内外专技人才参赛,8个项目分获一、二、三等奖,22个人才离岸项目签约落地,其中,海外人才项目占比超72%,可实现项目成员不在重庆,项目在渝孵化落地,推动了海内外人才与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进一步促进了我市人才双向离岸创新创业发展。
22个项目齐聚 尽显科技硬实力
发掘创新创业项目,就是抓住城市和产业的未来。此次大赛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创业团队,从生态保护到健康医疗,从科技创新到社会服务,项目涵盖了各个领域,多项成果签约落地。
路演评比现场,22个“中瑞(重庆两江)产业园杯”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决赛项目为观众奉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技成果盛宴。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8个项目脱颖而出,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中,获得一等奖的瑞士航空温控集装箱项目表现亮眼。该项目作为一项创新技术,具有行业前瞻性,填补了国内技术的空白,其重量比同类产品轻40%,可应用于高附加值的货物-药物(如疫苗)的航空冷链储运,还可实现高精度温度管理,货物的实时监测。
瑞士航空温控集装箱公司CEO,Eduard Seligman先生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也有很强的科技能力,引领着世界的发展,他们想来这里进行产品的迭代升级,而不是简单的生产制造。
以赛为媒 引才聚智促发展
高学历、高科技、高规格,此次大赛是一场海内外“最强大脑”之间的头脑风暴,更是一场海内外人才引进和成果转化服务的有效途径,为重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注入强劲动力。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重庆市对于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也为各位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意与实力的舞台。希望通过类似的活动,进一步向全球推介重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不断吸引海内外优势资源,促进海内外科技成果在重庆实现转移转化。
现场,所有决赛项目方与中瑞产业园国际孵化器(离岸基地)集体签约入孵协议。瑞士眼科神经退行性病项目负责人认为,本次签约给了项目很大的机遇和便利,即使项目团队核心成员不常驻中国,离岸基地仍可以提供孵化场地、政策辅导、产品运营等一站式服务,以最小的成本帮助项目诞生、成长、壮大。
在对接洽谈会上,与会项目方从技术优势、市场前景等方面畅谈了各自的项目,并与参会各方深入沟通、寻求多赢,共同努力将人才离岸项目落地落实,现场气氛热烈。
中瑞(重庆两江)产业园(离岸基地)运营总监兼总裁助理马修勇表示,一对一的项目对接是大赛的一个特色,来自国外的初创项目进入中国市场,他们也需要找到同行,或者生态圈里面的朋友。离岸基地将对每一个项目量身打造“朋友圈”方案,邀请到相关的企业和投资机构来跟他们进行一对一的对接。
近年来,“中瑞(重庆两江)产业园杯”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00多个智能产业相关的优秀企业和项目参与,成为西部地区国际渠道最广、海外项目参与最多、政府及投资机构关注最高的国际性赛事。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重庆市推出19条措施,探索与国际接轨的“区域内注册、海内外孵化、全球化运营”的人才“双向”离岸创新创业新机制,用实实在在的“干货”鼓励更多的人才项目引进来、留得住,为人才展示能力、实现价值、成就人生提供广阔舞台;同时,还积极打造全周期全过程最优人才创新生态,有效整合各类创新要素资源,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形成多元文化协调、开放包容和谐的双创环境。
下一步,我市将优化升级人才双向离岸创新创业发展政策,探索建设离岸项目海外合作孵化平台;同时,拟在年底组织开展海内外博士离岸创新创业项目洽谈会,邀请海内外一流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大批优秀博士、博士后,来渝与投融资机构、需求单位等进行项目洽谈对接,推动更多人才项目离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