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流量”为价值 看九龙坡文旅如何探索实践走进大足石刻 聆听近千年石窟的丝路故事2023“福游丰都”短视频大赛获奖作品出炉
第08版:文旅
上一版   
变“流量”为价值 看九龙坡文旅如何探索实践
走进大足石刻 聆听近千年石窟的丝路故事
2023“福游丰都”短视频大赛获奖作品出炉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8 月 3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变“流量”为价值 看九龙坡文旅如何探索实践

周双双

  近日,家住合川的周琨博带着妻子和孩子,来到重庆动物园游玩。“每年暑假带娃儿到动物园耍,是我们家的‘传统’,没想到今年来动物园的人这么多。这是我第一次在动物园看到分流隔离栏。”周琨博告诉笔者,重庆动物园似乎和李子坝轻轨穿楼、洪崖洞一样,俨然成为了一个网红打卡点。

  笔者从九龙坡区文化旅游委了解到,数据显示,7月,重庆动物园就接待游客56.08万人次,同比增长148.60%。

  重庆动物园,原名西区公园。据了解,重庆动物园有21只熊猫,再加刚出生的熊猫宝宝,数量已经多达22只。

  而动物园的熊猫们本身也非常“吸粉”,顶流“四喜丸子”——“双重喜庆”围坐在一起喝下午茶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不少原本打算去成都看熊猫的外地游客转道来了重庆。今年五一假期,重庆动物园接待游客42.5万人次,创造了建成开放以来的最高纪录。

  “如何吸引更多游客?如何带动全区文旅产业更高质量发展?”区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察觉到文旅复苏的苗头之后,区文化旅游委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翻翻家底”,梳理九龙坡现有的文旅资源。难挡“国宝”魅力而纷至沓来的游客,让九龙坡区加快破解流量密码,推动了将流量转换为真金白银的进程。

  区文化旅游委致力于节会有“亮点”、宣传有“爆点”、产品有“看点”,在此基础上,再创新形式、更新业态、焕新活动。

  在这样的思路指引下,今年1月初,九龙坡区成功举办第二届长江文化艺术周暨中国·重庆首届国际光影艺术节,5月中旬,九龙坡区又发布了“都市沉浸——购物游乐之旅”“听禅赏花——登山健身之旅”“古镇新村——乡趣休闲之旅”等各类特色旅游路线,6月下旬,九龙坡区又承办了“成渝地·巴蜀情”双城文化艺术周活动……

  “服务主要是针对游客,但又不只是服务于游客。”该负责人说。

  比如,着力数字化、智慧化,开发九龙坡智慧文旅服务小程序,联合移动端多种入口,建设“一机化、跨区域、全覆盖”的便捷服务体系,同步服务游客和市场主体;比如端午节前后,又上线“十分旅行 自在九龙坡”9.9元文旅盲盒,发放覆盖酒店、博物馆、动物园等高频消费场景的文旅消费券,全面激活消费主引擎。

  如此种种,带来的效果显而易见。今年上半年全区累计接待游客2722.1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1.65亿元,其中过夜游客289.31万人次,同比增速全市第一。

  “但流量只是一时的,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城市景点在享受新媒体精准营销的红利时,也要思考如何挖掘自身文化内涵,需要我们‘勤练内功’。”该负责人说道。

  据了解,为了加强示范点位升级,九龙坡区联合渝中区、沙坪坝区向文化和旅游部申报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示范区,还获评市级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试点区,并且九龙意库已获得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正推进示范园区创建。

  一手抓质量,一手引流量。“内”在升级文化内涵之后,还要“外”在创新旅游推介方式。

  区文化旅游委精心组织展览展示,一方面参加第十一届重庆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大型展会;另一方面组织赴瑞士、法国、杭州、南京、西安、成都等地开展文化交流和旅游宣传推介活动,让九龙文旅的国际吸引力、影响力和关注度不断提升。

  事实上,对如今的旅游者来说,观光已经不是唯一的需要。针对不同的旅行群体,需要培育更多的文旅项目,才能细水长流。

  针对这个问题,区文化旅游委也在新业态营造上发力,争取让流量蝶变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加快推进杨家坪步行街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做好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评估总结和经验推广,力争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我们将以流量复苏提振市场信心,更进一步带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千方百计实现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和旅游相关产业的稳健增长。”该负责人说。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