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初秋田园美如画柑橘满枝头 香飘致富路今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33.7万吨 增长0.8%市环境科学学会、涪陵区科协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我市酸化土壤改良示范田块水稻增产明显渝北:持续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芝麻栽培技术铜梁:农业循环利用废桑枝孕育“致富菇”
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梁平:初秋田园美如画
柑橘满枝头 香飘致富路
今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33.7万吨 增长0.8%
市环境科学学会、涪陵区科协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活动
我市酸化土壤改良示范田块水稻增产明显
渝北:持续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
芝麻栽培技术
铜梁:农业循环利用废桑枝孕育“致富菇”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8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酸化土壤改良示范田块水稻增产明显

邓利

  日前,巴南区二圣镇中坪村昌元家庭农场迎来了一批测产专家,专家组对农场示范水稻田块进行了现场实收测产。测产结果显示,酸化土壤改良后的田块亩产达594.2千克,较常规对照组田块(亩产508.7千克)增产16.8%,每亩减施尿素5千克,亩均增收305元。

  土壤酸化是我市耕地土壤退化的主要问题之一,制约着土壤健康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与西南大学等部门联合攻关,取得了酸化土壤改良一系列成果:解析了重庆市土壤快速酸化原因;筛选了适合重庆本地的土壤改良剂;集成了以施用土壤改良剂为基础,配套有机质提升、优化施肥、合理耕作制度、深松深耕等措施的降酸控酸改良技术体系,形成了地方标准《酸化土壤改良技术规范》;研发了新型酸化土壤调理剂产品;探索了全市土壤酸化预警系统,对土壤pH值低于5.5的区域发出预警和措施建议。

  今年,昌元家庭农场按照当地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酸化土壤改良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实施方案要求,在2022年改良基础上,采用“土壤改良剂(生理碱性肥料钙镁磷肥)+水稻专用肥”的技术模式,继续开展酸化土壤改良示范101亩,累计增收3万多元。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