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休期间,祖国的锦绣河山不时在朋友圈闪现。外出人多,图个清净,我一直在家待着。倒想起今年端午前去西安的经历。静心下来回忆,我在华清池到底看到了什么。老实说,除了贵妃雕塑,还装了一点香艳的故事而已。
去参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前,看了一场实景演出。这场演出,以1975年人们在湖北省云梦县发现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为依据,讲述了一对兄弟黑夫和惊,从参军到牺牲的故事。短短一个小时,淋漓尽致展示了父母恩、兄弟义、子女爱、夫妻情。再去看兵马俑,心里就有了共情。那些站着或者躺着的兵马俑,不再仅仅是艺术品,而是一下子活了过来,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因为有故事,一直觉得西安这座城神秘、厚重,有根、有“魂”。空气里都有文化,你不由得心生敬意。
四川广安有个天意谷,国家4A级风景区。十多年前我去过,带着儿子玩水,后来回忆,没什么特别印象。当时人年轻,可能就只知道玩,对背后的东西不在意,或者说只注重看得见的眼前,对看不见的背后,不知不觉就忽略了。
今年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被朋友再次“拖到”天意谷。踏入景区的那一刻,突然发现这个景区和原来有些不一样。什么不一样?原来它也在讲故事。
这个故事从天意谷的“地势”开始。天意谷是一个断裂地缝河谷,其中沟壑纵横、洞连地天、暗河深潭、飞瀑落天。他们根据这复杂险峻的地势,先讲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相传2000年前,秦军灭蜀国后直取巴人国。危急关头,巴王为留下后裔东山再起,自己便披挂上阵抵抗秦军。巴王子趁机率宫廷余部、携宫中财宝退进天意谷。巴王子进入天意谷后,仿佛得到了天帝庇佑,从而逢凶化吉得以繁衍生息。
巴王子悟道天意“低谷时隐忍,有机会再展宏图”之道,也成为景区叙事的一条主线。从进入大门开始,景区为第一挂瀑布取名为“天母拂尘”,其间经过“石门”“洗心”“万念石”等等,抵达“终日乾坤”。再一番登高之后,最终进入洞中仙境。
这样的编排有些讲究。有一条或明或暗的主线,把故事和传说串联在一起,让人回味悠长。同十年前相比,景区的风貌没发生多大改变,但转变了叙述方式,似乎就魔力大增。
讲故事有什么好处?今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卷作文题目中说:“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故事是有力量的。”
一个失明的老人坐在一栋大厦的台阶上乞讨,旁边的纸板上面写着:“我是个盲人,请帮帮我。”他是那么可怜,可是路过的人却很少回应他。一个漂亮女孩子从他旁边走过,突然回身,把老人的纸板翻过来,唰唰写下了一行字,然后离开。奇迹发生了——人们纷纷把硬币放到老人跟前。长日将尽,女孩再次路过,老人摸到熟悉的鞋子,问她:“你在我的纸板上写了什么?”女孩答:“同样的话,只是用了不同的语言。”她写的是:“这真是美好的一天,而我却看不见。”
这是“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讲的故事,他说女孩用的是讲故事的方法。故事的力量直接击中我们的灵魂。回过头来想,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如何把其中的故事讲好,把其中的资源挖掘好,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实在需要认真对待。
没有故事,人们能记住什么呢?毕竟,好看的皮囊更需要有趣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