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模式”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永川:石笋山红心猕猴桃抢鲜上市石柱三星乡:抓好“三服务” 推动“三色”产业发展武隆:蚕茧铺就致富路 桑叶描绘新蓝图重庆2807名科技特派员为乡村振兴赋能添智慈姑栽培技术
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铜梁模式”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永川:石笋山红心猕猴桃抢鲜上市
石柱三星乡:抓好“三服务” 推动“三色”产业发展
武隆:蚕茧铺就致富路 桑叶描绘新蓝图
重庆2807名科技特派员为乡村振兴赋能添智
慈姑栽培技术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8 月 2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武隆:蚕茧铺就致富路 桑叶描绘新蓝图

王一竹

  种桑养蚕在武隆区鸭江镇由来已久,凭借着优异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种植养殖经验,近年来,鸭江镇以蚕桑为主题,大力发展桑叶种植和蚕茧加工,让绿叶银丝绘就出村民的幸福产业路。

  近期,鸭江镇青峰村笕沟弯蚕房里的村民们骑着摩托或小三轮,带着刚采摘的桑叶从田间地头赶来,把最新鲜的桑叶售卖到蚕房。蚕房里,工作人员正在忙着分发桑叶,按量定时地投喂到蚕床上。嫩绿的桑叶间,一只只白灰相间、胖嘟嘟的蚕宝宝正大快朵颐,尽可能多的为即将到来的吐丝储存更多能量。

  “每一根蚕,从蚕蛋到吐丝要经过4个眠期。4个眠期后就要吐丝了,蚕丝长度大概有1200米左右。”青峰村笕沟弯蚕房技术人员张传友告诉笔者。

  从蚕蛋孵化、小蚕饲养到熟蚕养殖、吐丝结茧,鸭江镇青峰村笕沟弯蚕房的工作人员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全套技术和流程。在村集体经济的带动和支持下,青峰村从最初简单的桑树种植,逐步探索发展到今天的蚕桑一体化发展,全村正向着蚕桑特色产业村大步迈进。

  桑叶描绘出青峰村绿色生态的发展前景,蚕蛹编织出鸭江镇特色产业发展的幸福蓝图。近年来,鸭江镇围绕全区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探索“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思路,结合各村实际,在青峰村打造蚕桑种植养殖基地。接下来,该镇将持续深化桑产业发展,落实开发僵蚕养殖、桑枝菌种植等产业链条,将桑蚕产业打造成鸭江镇一张靓丽的名片。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