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模式”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永川:石笋山红心猕猴桃抢鲜上市石柱三星乡:抓好“三服务” 推动“三色”产业发展武隆:蚕茧铺就致富路 桑叶描绘新蓝图重庆2807名科技特派员为乡村振兴赋能添智慈姑栽培技术
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铜梁模式”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永川:石笋山红心猕猴桃抢鲜上市
石柱三星乡:抓好“三服务” 推动“三色”产业发展
武隆:蚕茧铺就致富路 桑叶描绘新蓝图
重庆2807名科技特派员为乡村振兴赋能添智
慈姑栽培技术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8 月 2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柱三星乡:抓好“三服务” 推动“三色”产业发展

通讯员 隆太良

  3500亩水稻秧苗郁郁葱葱、3000亩小辣椒挂满枝头、1.5万多头生猪长势喜人……今年,石柱县三星乡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振兴”的工作理念,拿出赛马比拼的精神,在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三服务”工作中,通过“点餐式”“保姆式”“一对一”服务,推动绿色水稻、红色辣椒、白色生猪产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

  “点餐式”服务,助推水稻产业发展更“添绿”

  “现在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化肥的使用和病虫害防治非常重要……”近日,在三星乡石星村大梁子“最美梯田”,技术人员在为种植户传授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等大田管护新技术。

  今年以来,为提升科学种田水平,让水稻种植更有机、更绿色,持续做强、做精“三星香米”特色产业,三星乡不断强化技术服务,组织农技人员定期深入田间地头,通过“点餐式”服务,现场“零距离”指导,在水稻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中出实招、干实事、务实效,打通了科学指导、综合防控“最后一公里”,有效提高了有机水稻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保姆式”服务,助推辣椒产业发展更“红火”

  近年来,三星乡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辣椒产业,通过“合作社+村集体+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高标准打造辣椒加工企业,实现辣椒就地加工,进一步提升辣椒附加值,将辣椒打造成全乡的支柱产业,不仅富了当地群众的“脑袋”,更鼓了村民的“口袋”,奏响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椒”响乐。

  为让今年的辣椒产业发展更加“红火”,三星乡紧紧围绕产业规划、育苗、移栽、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通过开展“田间课堂”和送“科技套餐”活动,为广大种植户提供“保姆式”服务,发动全乡6个村的在家群众发展辣椒产业3000余亩,在雷庄、石星、五斗三个村打造50亩以上的辣椒示范片区4个,全乡辣椒种植面积创近年来新高。

  “一对一”服务,助推生猪产业发展更“出彩”

  “今年,我乡通过实施‘一对一’包保服务,开启优化营商环境‘直通车’,在全乡培育圈存2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企业3家、500头以上的养殖企业6家、100头以上的养殖企业20余家,目前全乡生猪存栏超过1.5万头,全年销售肥猪、仔猪将超过10万头。”三星乡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三星乡聚焦养殖户“急难愁盼”问题,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主动作为、主动靠前,通过搭建政企“连心桥”,加大“一对一”包保服务力度,畅通了养殖户表达诉求、反映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渠道,为生猪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增强了群众发展生猪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同时,该乡切实把党组织优势融入生猪养殖全过程,坚持同步规划、同步管理,对生猪养殖项目的选址、立项、手续办理、开工建设、排污管理、生产运营等进行全方位跟踪服务,通过当好参谋、抓好监管,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激活了全乡生猪产业“一池春水”。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