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作“动力”品牌作“燃料” 引领永川梨科技小院驶入新赛道梁平区新盛镇:全方位服务跨区作业水稻机收巴南区:高标准农田水稻丰收在望綦江区丁山镇:蓝莓采摘忙 乡村产业旺永川:“庆丰收 促和美” 稻田“画”丰收找问题 融“智慧” 强特色如何种植灯笼果
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科技作“动力”品牌作“燃料” 引领永川梨科技小院驶入新赛道
梁平区新盛镇:全方位服务跨区作业水稻机收
巴南区:高标准农田水稻丰收在望
綦江区丁山镇:蓝莓采摘忙 乡村产业旺
永川:“庆丰收 促和美” 稻田“画”丰收
找问题 融“智慧” 强特色
如何种植灯笼果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8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小院 大有可为

科技作“动力”品牌作“燃料” 引领永川梨科技小院驶入新赛道

  绿色“永川梨”产品核心示范园区。

  永川梨科技小院供图

  编者按:

  2020年,为响应中国农技协号召,重庆正式启动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试点工作。截至2022年底,我市累计有21个科技小院获中国农技协批复成立,15个已正式运行。为宣传现有科技小院发展成效,本版结合各区县科技小院新技术展示推出《科技小院 大有可为》栏目,赋能农业农村发展,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本报讯 (记者 于金可)在永川区南大街街道黄瓜山村有这样一个小院,有科研专家、农学师生以及果农们辛勤耕耘的身影,他们扎根乡村,挥洒汗水,为黄瓜山村乡村振兴厚植科技基因——这里就是永川梨科技小院。

  科技为梨园发展插上“翅膀”

  走进科技小院,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杨宇衡教授以及工程技术学院的王沛副教授正在给果农讲解梨树管护的技术要领,“挂在这里的绿色球形装置叫作幼虫球,挂到树上后就能模拟梨果,吸引并粘住害虫,这样梨树就可以少打农药,果子也能变得更好吃。”

  环顾四周,果园中的梨树修剪得干净、整齐,但树下却长满“杂草”。“这可不是杂草,而是特意种植的野豌豆,对于梨树可以发挥绿肥的作用。”杨宇衡介绍,野豌豆能降低土壤里的氮含量、减少杂草生长,它枯萎后还能就地还田提高地力,“野豌豆的繁殖能力很强,过不了几年就能将杂草的生存空间挤压完,到时就可以不用请人除草了。”

  正在一旁拿着电动剪枝工具修剪果树的果农说:“要相信科学和科技的力量,不能一味地蛮干,将专家们传授的技巧合理运用能事半功倍。就比如我正在做的修枝工作,合理的修剪能让果树更好地接受阳光,让梨树长得更好。”

  专家团队进一步为梨园“体检”

  黄瓜山村素有“中华梨村”美誉。最近,有多年种梨经验的老果农们,又开始重新学习种梨技术。

  “按照传统技术种出来的梨,口感和味道都欠佳,市场反应不好。”王沛说道,2022年4月,永川区与西南大学取得联系,希望在黄瓜山梨的种植上得到技术支持,让黄瓜山梨重回市场,让“中华梨村”重振旗鼓。

  经过实地考察,西南大学专家们初步掌握了情况。并依托当地业主许秀波的果园,让“科技小院”在黄瓜山村落地。

  据科技小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西南大学的平台资源,引入国内权威专家,形成了一支涵盖植物营养、植物保护、土壤学、智慧农业、农业装备等多个学科,由11名专家组成的团队,共同助力科技小院、黄瓜山梨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

  在进一步深入调研后,专家们发现了黄瓜山梨品质下降的原因。当地的“黄金梨”上世纪90年代口碑绝佳,消费者吃了都说好,当时梨的价格高达每千克10元。由于村民急于提高收益,增施化肥让果实增大,无形中增加了土壤中氮磷钾含量、降低了有机质含量,这样的方法让梨失去了最佳风味,还导致价格降低。

  王沛说:“这样一来,不仅收益降低了,一些果农对果树管理也不上心了,种出来的梨品质更差,就形成恶性循环。”对此,专家针对永川区梨产业发展瓶颈,以增加梨树果实整齐度和优果率为核心,开展增产提质栽培技术,创新永川梨露地栽培新技术。

  绿色生产管护技术为梨园“添彩”

  2022年,为了重新提振果农信心,专家们在许秀波的果园开展试点,对梨树进行了一次重剪,将弱势树枝全部剪掉,全力培育强势枝条,此外还实施了一系列绿色生产管护技术。

  “比如在施肥方面,专家们推荐了一种缓释肥料,只需施一次肥,肥料会在梨树的不同生长阶段逐渐释放,效果好还省人工。”许秀波说,如今绿色生产管护技术已在当地果园推广。

  科技小院虽小,却孕育着广袤乡村的美好未来。永川区科协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把科技小院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推动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走进田间地头,把科技火种留在生产一线,打通科技传播‘最后一公里’,用技术支撑特色产业发展。”

  相关链接>>>

  永川梨科技小院

  为打造永川区山地生态循环农业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项目样板,2022年5月19日永川区联合西南大学签订了《永川梨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项目》。

  永川梨科技小院是经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批准设立,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西南大学、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共建,开展梨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科学研究、产业服务和人才培养,促进科研生产融合和成果转化落地,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和零费用服务农户及生产组织,实现作物高产和资源高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