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庆正成为新材料创新高地。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
前不久,首届“特种金属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在渝圆满结束,与新材料有关的近百家高校院所、知名企业的5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了行业发展趋势。
记者从这次论坛上了解到,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孵化的重庆两航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两航金属),已成为国内外一流的大型复杂钛合金薄壁构件生产能力的高新技术领军企业。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院长、重庆科创中心执行理事李金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两航金属聚焦工业材料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进行科研攻关,专业从事国家发展急需的高性能大型复杂薄壁钛合金构件精密铸件研发、设计和生产,目前已和重庆、贵州等地的航空航天企业及总装厂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实现产品供应,预计今年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以上。
围绕着高端钛合金等轻合金材料,重庆两江新区已初步建立起一条产业链。
在两航金属的不远处,其上游企业——金世利航材生产车间内,数吨重的钛合金原料被烧得红彤彤,在进入十多米高的万吨压机后,就将锻造成为各类钛合金原材料。
据了解,金世利航材主要从事高端钛合金、高温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旨在解决中国高端钛合金材料的重要部件国产化应用、关键产品质量稳定性的问题。
“科研实力是重庆两江新区新材料产业的优势之一。”重庆两江新区招商集团负责人说,新区共有21家科研院所开展新材料研发,拥有16个新材料产业相关创新平台。其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
诺奖(重庆)二维材料研究院由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石墨烯发明人之一的康斯坦丁教授牵头组建,于2019年正式签约落户重庆两江新区。专注于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的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推进,致力于建设国际化二维材料产业化成果转化平台,强力助推重庆两江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此外,还有涉及新能源领域的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北大慧雍应用技术研究院等;涉及装备制造领域的上海交大临近空间创新研发中心等;涉及前沿新材料领域的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纳米金属研究院等。
作为全市经济发展主战场和重庆创新资源聚集度最高的区域,依托重庆两江新区千亿级的电子产业,重庆两江新区新型显示材料产业也在加快发展。
在位于重庆两江新区水土新城的重庆鑫景特种玻璃有限公司,已累计投入数亿元研发资金,持续开展技术攻关,最终成功自主研发出高强度、抗划伤的纳米微晶玻璃,获得全球首个五星级耐摔认证,是世界上强度最高的盖板电子玻璃之一。
该公司生产的高铝硅特种玻璃、锂铝硅特种玻璃、透明纳米微晶玻璃,不仅成功应用在国产高端旗舰手机屏幕上,还广泛应用于航空、高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目前,该公司正陆续新建生产线满足市场需求。
下一步,重庆两江新区新材料产业将以新区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前沿新材料发展为两大方向,一手抓存量企业服务和补链延链强链,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和技术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材料,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