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碳水也有“性别差异”早睡早起的这些好处,你知道吗重庆发布最新就医实施方案重庆两医院协作开设产房NICU得了脚气在土里走走就好了?
第07版: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夏季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吃碳水也有“性别差异”
早睡早起的这些好处,你知道吗
重庆发布最新就医实施方案
重庆两医院协作开设产房NICU
得了脚气在土里走走就好了?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8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缩减门诊等候时间、探索先诊疗后付费……
重庆发布最新就医实施方案

  日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发布《重庆市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通过改善预约诊疗、缩短患者门诊等候时间、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等多个方面的工作,改善重庆市民全过程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

  预约诊疗

  等待时长控制在30分钟以内

  《方案》提出,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全面建立预约挂号诊疗制度,并利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手段,提供多样化预约诊疗服务。三级医疗机构提供分时段预约服务。同时,要推动门诊号源下沉,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要贯彻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持续优化转诊服务。

  医院要完善失约管理,健全退号与爽约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实名制预约,加强退号、退费、失约管理,严厉打击“号贩子”。

  《方案》提出,2023年底,二级医疗机构预约诊疗率力争达到40%以上,三级医疗机构需达到60%以上;2025年底,二级医疗机构预约诊疗率力争达到50%以上,三级医疗机构力争达到80%以上,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长控制在30分钟以内。

  对于复诊患者,要探索“预就诊”模式。对于诊断明确且病因相同疾病就诊的复诊患者,积极引导通过互联网诊疗平台或预约诊疗平台,完成检查检验等预约,并根据检查检验结果时间匹配复诊号源。

  探索弹性门诊

  先诊疗后付费

  在改善门诊就诊体验方面,《方案》提出,要探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探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一次就诊一次付费”,鼓励有条件的区县或医疗机构先行先试。

  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应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导诊咨询、线下检查检验预约、投诉建议受理、医疗证明开具、便民设备租借等服务,让患者“少跑快办”。

  为方便患者门诊就医,各医院要探索开设弹性门诊,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通过加强医务人员出诊管理,结合号源使用情况,动态调整出诊单元及人数,开设午间、夜间、周末和节假日门诊,满足上班、上学等人群的就诊需求。  

  急救服务

  3分钟内出车率达95%以上

  在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方面,《方案》提出,2025年底,重庆120急救电话10秒内接听比例达到95%以上,3分钟内出车率达到95%以上。

  每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应配置1辆“120”救护车,逐步实现中心城区和其他区县城市地区服务半径不超过3.5公里、农村地区服务半径不超过10公里。

  加强“六大中心”建设,实施《急诊急救“六大中心”能力提升行动》,加强胸痛、卒中、创伤、咯血、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中心建设,加强“六大中心”与院前急救的衔接。

  做好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建立健全急诊患者分级救治模式,坚持“就急、就重”原则,根据患者病情(濒危、危重、急症、非急症)建立分级救治流程,落实急危重症患者“先诊疗后付费”相关要求。形成救护车直通导管室、手术室及重症监护室的流程,联通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医院之间的抢救绿色通道。以急诊为平台,建立急危重症患者多学科联合救治机制。

  (本报综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